1 |
2843 |
从宋代到明清,政府出台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防止“冒籍”,打击“科考移民”,目的是( )
|
查看
|
2 |
2841 |
《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
|
查看
|
3 |
2840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社会学的观点认为,···
|
查看
|
4 |
2838 |
晋初刘毅在《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中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下列改变这一局面的制度是( )
|
查看
|
5 |
2836 |
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
|
查看
|
6 |
2832 |
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及,夫固无如之何。···
|
查看
|
7 |
2831 |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
|
查看
|
8 |
2830 |
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向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
|
查看
|
9 |
2829 |
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
|
查看
|
10 |
2828 |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
|
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