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广东韶关一模·13)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 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 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知识分子不能上升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3·福建安溪一中、德化一中高三9月联考)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2.

(2013·湖北省稳派高三强化训练)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 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3.

(2013·吉林长春二模·24)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 此制 (  )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
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 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