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四川宜宾一模·14)近几百年来,中国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城市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城市发生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2·陕西省宝鸡市一模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869年,中美《浦安臣条约》规定: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需照所有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在容闳等人的促推下,清政府开始举办幼童留美计划。1872—1875年,120名学生赴美留学,由清政府承担费用,设 幼童出洋肄业局 进行管理。学生在学习数学、天文、生物、化学、机械、采矿和土木工程等的同时,由随行出国的汉文教习 课以中国文义,俾识立身大节 。80年代,美国掀起排华浪潮,加之清廷惧怕学生 西化 ,留美幼童被迫中断学业、提前撤回,仅两人大学毕业。
20世纪初,曾为留美幼童的梁诚担任驻美公使,发现美方损失远小于庚子赔款所得。因此提出退款,并用于开设学堂、兴办教育,得到美国总统与国会的认同。1909年6月,游美学务处成立,负责考选学生,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清华学堂。1909—1929年,庚款留美学生共计1289人,学习美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科学与技术等,其中87.3%获得学士以上学位。

——摘编自胡中波《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

材料二

1927—1949年我国留学美国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份

性别未知

总数

1927

233

50

19

302

1931

170

33

24

227

1935

147

35

30

212

1939

104

48

6

158

1943

158

50

10

218

1947

780

340

74

1194

1949

672

297

47

1016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积极争取留美学生回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在美学习理工科的中国学生和学者一概不准回国,美国政府甚至不惜捏造罪名、监禁钱学森等人。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进行大使级谈判,中国以释放美军被俘飞行员为条件,获准钱学森等回国。

——摘编自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建国初期留学生归国纪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幼童留美 庚款留美 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27—1949年我国留美教育的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留美学生归国的历史背景。(7分)

2.

(2020·广东汕头高考三轮冲刺试题四·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 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是极为突出的。古代文献中就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等等。古人还有把一切技艺都归结为食的惯语,如把政治比喻为烹调: 治大国如烹小鲜。 ……一千年来,中国人的 ,从食物来源、加工烹饪技术到饮食制度都发生了若干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南稻北粟到宋元时代的南稻北麦以及外来物种的传入,进一步改变了、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 中国菜 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也趋于成熟。以至于后来马可波罗惊讶地发现中国人的食谱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动物园。聚宴的形式也由上古的 分餐制 变成了围桌共餐等。直至今日,喜谈中国文化者仍然关注有关 的观念,如以 吃了吗 为打招呼用语,以吃喝作为社交乃至政治运作的重要形式,直到从中式饮食中考证传统伦理原则及思维方式等等。

——摘编自秦晖《千年回顾:民以食为天》

材料二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 吃好 ,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等。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比如有些人盲目地把吃野味作为一种时尚。

——摘编自陈光《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 文化发展演变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文化的变化。(11分)

3.

(2010·山东省泰安市201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经过春秋战国的演变,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 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的中国传统文明成型。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明走向衰落,到近代出现了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演进过程。(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的基本特征。(6分)
材料二 1500—1763年,欧洲突飞猛进,迅速上升到世界经济首位。这一时期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后来,欧洲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又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战争,欧洲作为世界创业者,得到大部分利益而损害了其他地区,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一1763年间欧洲经济迅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4分)依据材料指出此后欧洲在政治、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变化。(4分)
材料三 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 蕃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 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4)根据材料,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