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陕西榆林八校高一期中·13)隋唐时,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各有职掌。虽然中书省是基于皇帝旨意草拟诏书,但如果门下省经过商讨,指出诏书存在一定的问题,就可以驳正退回诏书。而且,如果门下省不在诏书上副署,中书省的诏书就无法下发。此做法(  )
A.旨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使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C.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色彩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5·陕西渭南高一期中·13)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下列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正确的是(  )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
C.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 D.尚书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

2.

(2025·湖北宜荆荆随高一期中·20)如图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具体可知(  )
202409292241157034
A.中书门下,权力最大 B.协商政务,减少失误 C.皇帝权力,严重削弱 D.六部分工,直属门下

3.

(2024·河南焦作高二下期中·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唐制,凡诏敕皆经门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还,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著于六典。 这表明,唐朝门下省的设置(  )
A.有助于减少皇权的决策失误 B.削弱了行政中枢的权力 C.导致了封建统治的由盛转衰 D.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