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内蒙古包头高三开学调研·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独立的度量衡量词体系,甚至部分大夫也创建了所谓家量,名称各异,如齐国有 豆、区、釜、钟 四量,楚国用 ,魏国用 ,燕国用 等。这些举措旨在(  )
A.统一量制系统以促进文化交流 B.加强经济控制以积蓄自身实力
C.规范地方治理以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重农政策以打击富商势力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2·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三·1)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齐、燕行刀币,赵、魏行布币,楚国行蚁鼻钱,秦国行圜钱。在晚期楚国亦铸行布币,齐、燕亦铸行圜钱。这说明战国时期(  )
A.货币使用状况日益混乱 B.统一市场逐渐形成 C.区域间商贸联系的加强 D.秦国国力明显增强

2.

(2021·广西南宁普通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24)《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贵族之间不管是贿赂、赎偿馈赠.献纳等经济交往,大都是车马衣吊器物之类,而非货币。这表明当时(  )
A.政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国家政局影响货币形态 C.小农经济制约商业发展 D.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有限

3.

(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新考试大纲适应性调研·24)春秋末年,社会结构已逐渐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形成了士、农、工、商 四民 。该变动出现的历史背景主要是(  )
A.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 B.贵贱等级的界限渐趋崩溃 C.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D.官府控制工商局面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