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广东部分学校8月联考·6)中国瓷器享誉古代世界。随着新航路开辟,明清时期出现纹章瓷,它是外销瓷的一个种类,是中国工匠按照西欧商人提供的纹饰图案(如下图),专为当时西欧贵族烧制的特殊瓷器。据此可知(  )
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瓷在欧洲已经普及 C.中外交流丰富瓷器品类 D.西欧封建贵族沉迷享乐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北京房山区高三二模·5)明朝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载: 文郎玛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初盛食以蕉叶为盘,及通中国,乃渐用磁(瓷)器。 非洲发现了大量明朝的陶瓷,如蒙巴萨发现的茶具。明朝永乐、宣德年间外销非洲的瓷器中,出现了带有伊斯兰风格的双耳扁瓶等。材料说明明朝对外贸易(  )
①废止了明朝初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②影响到亚非一些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
③推动了郑和下西洋持续开辟海外市场 ④促进中国与亚非一些地区的文化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 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3.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