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20 浏览数:1171

一、单选题

1.

农学上,统计不同作物颗粒重量的术语是“ 千粒重”。据统计,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2克,稻米平均千粒重一般为16—34克。下表所示为1999—2006年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粮食颗粒占比。据此可推测二里头遗址(  )

合计

粒数

11059

5687

1542

18288

粒数占比

60.5%

31.1%

8.4%

100%

A.稻米成为重要的粮食B.具备早期国家初始形态C.存在来自南方的赋税D.出现较完善的社会分工

2.

汉代朝廷颁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并将其定为尊老重孝的标志物。杖本身可辅助老人行走,还可防身。《后汉书·礼仪志》记载: 刻鸠纹于杖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 这说明汉代(  )

A.国家主导社会优抚B.宗法观念得以复兴C.优抚与教化相结合D.社会救济体系完备

3.

有学者提出,北魏政府在实行均田制的过程中发现大量户口不实的问题,转而着手创立新制度,以收整齐户口之效。这一新制度是(  )

A.大索貌阅B.三长制C.编户齐民D.九品中正制

4.

唐代,禅宗六祖惠能提出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其三世徒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寺院章程)主张:丛林以无事为兴盛,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处众以谦恭为有礼。由此可知,唐代(  )

A.儒学独尊地位牢不可破B.佛教融合儒道思想C.佛教注重维护礼乐制度D.三教并行趋势显著

5.

辽代王爵受封者主要是契丹贵族,以皇室近亲、皇族疏室和后族成员为主,异族功臣受封者较少;而五等爵受封者则以各族功臣为主,契丹贵族成员较为少见。这(  )

A.体现了群体分化的特征B.实现了疆域版图的治理C.说明了民族认同的加强D.反映了因地制宜的策略

6.

中国瓷器享誉古代世界。随着新航路开辟,明清时期出现纹章瓷,它是外销瓷的一个种类,是中国工匠按照西欧商人提供的纹饰图案(如下图),专为当时西欧贵族烧制的特殊瓷器。据此可知(  )

A.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B.中国瓷在欧洲已经普及C.中外交流丰富瓷器品类D.西欧封建贵族沉迷享乐

7.

1876年,清朝与英国签订了《烟台条约》,其中有赔款、通商、派钦差大臣到英国 道歉 ,并任命驻英公使等条款。派驻英国的郭嵩焘被时人视为 汉奸 。这说明当时(  )

A.天朝上国迷梦已破碎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C.洋务运动的收效甚微D.社会上守旧氛围浓厚

8.

日本大正天皇政府在一战开始后,只在东亚和太平洋一带有军事活动,根本没出兵欧洲。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向德奥宣战,且采取 以工代兵 的形式到欧洲参战。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惧怕欧洲资本主义列强B.采用直接干预战争的方式C.以争取国家利益为目的D.瓦解了列强在亚洲的统治

9.

1943年《新华日报》报道,晋豫区抗日民主政权实行 三三制 原则,团结了各抗日党派和阶层;国民党人达慎斋撰词赞颂 三三制 政权是 各阶层团结之旗帜 。同年6月,正面战场取得了石牌要塞保卫战的胜利。这说明当时中国(  )

A.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三三制 团结了国共两大政党C.民主政治得到了盟国支持D.国民党和共产党努力坚持抗战

10.

下表为1985年12月深圳蛇口工业区电脑公司部分职工工资表。表格反映了当时(  )

职工

工资

应发工资

基本

职务

浮动

应付

独生子女

工贴

合计

77

64

60

201

12

213

123

133

90

346

5

12

363

93.5

84

60

237.5

12

249.5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就C.大锅饭 式分配方式逐渐被打破D.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发展

11.

中世纪后期,大量希腊文和阿拉伯文的科学著作被带入西欧;从12世纪初开始,各个大学普遍开设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托勒密的天文学、罗马法、阿拉伯的哲学和科学,还有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逻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  )

A.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B.提高了西欧社会的生产力水平C.推动西欧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D.有利于城市的自治权不断扩大

12.

1498年,哥伦布在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日记中写道: 这片土地上什么都有,尤其是面包和肉。除了葡萄酒和衣服外,什么都不缺。我们在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两三个印第安人服务,还有狗帮忙打猎。 这段日记可以用于研究(  )

A.世界贸易重心以及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B.大地是球形的理论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之间的逻辑关系D.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13.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是一个岛国,孤悬海外,正好为突变提供了温床。英吉利海峡的宽窄适宜,能够为通商提供便利,又能抵御外敌。不列颠岛不大不小,刚好可以养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又便于统一。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是(  )

A.与欧亚大陆距离适度的结果B.欧洲刺激英国经济的结果C.经济地理因素相结合的结果D.大陆均势外交战略的结果

14.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严格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主要通过选举产生或政府首脑任命,承担政治责任;事务官通过考试产生,实行职务常任。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为事务官。由此可推知(  )

A.事务官忠于职守并随政党共进退B.这类规定不符合权力制衡架构思想C.事务官有不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D.文官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15.

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期间,日本国会议员严厉质问政府:自大正七年(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已三年有半,耗资六七亿日元,牺牲3000多人,所得者何?外遭各国猜疑和俄国人之怨恨,内遭国民抱怨,如此而已。材料可用于说明(  )

A.列宁主义遭世界各国反对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快苏俄胜利C.一战后日本企图征服远东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干涉不得人心

16.

2019年,曾供职于美国情报部门的斯诺登撰写的《永久记录》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表达了对 美国监视网络信息 行为的怀疑与不安,随后,美国政府起诉并指控他违反保密协定。由此可见,网络的重大弊端在于(  )

A.影响公民个人生命财产安全B.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C.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难D.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冲击

二、材料阅读

17.

人类文明本多样,世界文明皆平等,交流互鉴促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元5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已开始与阿拉伯人通商,从而形成各自对对方形象认识的雏形。艾布·阿提凯转述穆罕默德的训示说: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书籍中,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商人们公正、守信,人们心灵手巧,精于手工艺品。马斯欧迪曾描述 中国国王最注重体察民情和善待士兵 。从第一本记载中国的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成书于851年)一直到阿拉伯地理学走向衰落的13世纪完成的《伊本·白图泰游记》,阿拉伯人对于中国的描写从未中断过。伊利汗国时期的历史书、地理书等作品中关于中国的记载,呈现出突破性的进步。不过,他们曾描写中国的鸡比鸵鸟还大,把所见到的一切精美的手工艺品都称为中国产的。

——摘编自郭筠《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研究》

材料二
2001年,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成立,针对阿拉伯国家开展民间友好工作。2001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新的双边合作机制。发展成为涵益众多领域,建有10余项机制的集体合作平台。2006年,首届阿拉伯艺术节在中国举行,成为中阿合作论坛之下中阿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重要机制。2014年,中阿双方确定2014年和2015年为中阿友好年,并倡导中阿共建 一带一路

——摘编自刘少华《走在古今丝路上的中阿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文献中出现 中国形象 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时期阿拉伯地理相关文献所记述的 中国形象 的特征。(4分)
(3)进入新世纪,中阿交流迈入快车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现这一现象的现实依据。(4分)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01

《辛丑条约》签订,按照条约列强在天津、塘沽、唐山、山海关等12处驻扎军队;小站的练兵教员不准驻扎在天津附近,于是移至保定

1903

袁世凯奏请开办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进行军事训练;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

1911

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改称陆军预备大学堂;清末民初,保定东关外唯一的大学堂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堂

——摘编自《保定军校纪念馆解说词》

材料二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决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简称 红大 ),1936年举行了开学典礼,不久,国民党军队偷袭瓦窑堡,红大迁到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 抗大 )。抗大坚决废止教条主义,引导广大学员紧密联系实际。抗大的这种作风,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毛泽东对抗大学生说:同志们要准备吃苦,只有吃苦,才能革命。我们的学校是研究革命道理的学校,是研究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大学。我们的理想很大,要解放全中国。这样的大学,过去是没有的,世界上也是没有的。

——摘编自毛泽东《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保定军官学校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创办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日军政大学的建校宗旨并谈谈你对 抗大精神 的认识。(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法制产生于清末法制改革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成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参照德、日、意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拟定了《中华民国民法》并于1929—1930年分编颁行,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它基本达到了世界近代民法典的水准,结束了中国大陆上数千年民法缺失的状态,是中国实现民事立法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29年1月29日民法起草委员会成立,至1930年12月22日民法全部公布完毕,整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用时不到两年。1949年后,新中国发布文告,废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内的国民党政府颁布实施的所有法律。

——摘编自张宝《中国民法的百年变迁》

材料二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报告,提出了 编纂民法典 的任务。2016年、2018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并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汇报,并作了指示,为编 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由全国人大通过,2021年元旦起施行。中国自清末法制改革以后至此,百年民法典 纂历经艰难、曲折,最终胜利到达彼岸。我国民法典编纂融入了世界民法潮流,也推动了这一潮流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立民《中国百年民法典编纂历程与启示》

某学者认为,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是《中华民国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历程不同的主要原因。请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反对该观点或另提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许多照片和文献资料都证明了比利时橡胶公司在非洲殖民地的残酷统治。例如下面这两张由著名摄影师爱丽丝·西利·哈里斯于1904年在刚果自由邦拍摄的照片,照片分别描绘了黑人奴工割取天然橡胶的画面(图1)及比利时的殖民统治给当地带来的普遍贫困(图2)。

图1 图2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 列强对非洲的侵略及其殖民统治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