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福建漳州高二下期末·19)小天参加了主题为 胡饼在唐朝流行 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以下史料。(8分)

表3 关于胡饼的部分史料

序号

内容

白居易在四川任职时作《寄胡饼与杨万州》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吐鲁番出土文献《唐于阗某寺支用簿》:雇李□伍斗半面胡饼脚八十文。买果子二百卅五文,沽酒□。

日本僧人圆仁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直径19.5厘米的薄饼6)201号墓的彩绘劳作妇女泥俑群7),再现了舂粮、簸糠、推磨、擀面、烙饼的全过程

小天同学得出了 胡饼在唐朝流行 这一结论,请根据材料说明理由。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福建南平高二下期末·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印度人没有写史的传统。关于7世纪上半期的主要史籍,只有波那跋吒的《戒日王传》。除这本书外,在印度一些地方还发现了戒日王时期的铭文。但是,《戒日王传》讲戒日王家族事情较多,关于当时印度的社会、经济生活讲述较少。而玄奘根据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指授弟子辩机撰成的《大唐西域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这部著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山川气势、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情,该书应有尽有。《大唐西域记》成了古代印度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研究者的必读书,被印度史学家视为史学珍品。

——摘编自林承节《<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历史学的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7世纪上半期印度历史的主要史料,简析《大唐西域记》的史料价值。

2.

(2023·江苏苏州高一上期末·31)(13分)多元起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向一体化迈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随
着多种形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 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 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 一遇变乱, 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

材料二
从官军干部检之,高仙芝、王思礼均为高丽人,哥舒翰,突骑施人,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岑仲勉《隋唐史》

材料三
为了正确地引导和管理互市活动,保障正常、公正的贸易秩序,唐政府专门设置了 互市监 掌诸蕃交易之事 。唐朝的最高学府 国子学 允许少数民族首领子弟入学就读。地方上,郡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由官府提供 禀给

——摘编自杨华双《唐朝开明民族政策述略》

(1)据材料一,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类型,并概括其主要原因。 (3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影响。 ( 4 分 )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具体表现及其意义。 (6 分 )

3.

(2023·山东烟台高三上期末·16)(16分)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研究此主题的意义。
(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提供的角度为该主题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提纲应角度全面、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