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北京顺义区二模·17)(8分)【吴淞铁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至吴淞之间修建成了一条铁路,即吴淞铁路。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投入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从修建之日起,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时清朝大部分官员,都反对修建铁路。
上海道台冯焌光多次与英国领事打招呼,不允许他们擅自修建铁路。英国领事一边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一边继续修建,导致吴淞铁路最终建成并投入运营。
吴淞铁路的火车票价较为昂贵,但乘车的人却络绎不绝。火车每天往返6次,客车都拥挤得没有空位置。城里那些终年不出门的人,听说这样的事情后也一定要带着家眷来凑热闹。
不久,吴淞铁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行人从来没有见过火车,当他从铁道上经过时,看到呼啸而来的火车,惊慌失措,竟然被火车轧死。死了人,这下子就不得了。当地民众纷纷抗议。冯发光借机再次找到英国领事,要求火车司机一命偿一命。
上海租界的英国领事法庭对这件案子进行审理,根据英国铁路法,判定火车司机无罪释放。这更加激怒了当地民众。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威妥玛下令吴淞铁路暂时停止运营。清朝政府方面加紧与英国进行谈判,希望能够将吴淞铁路买回来。当年10月24日,中英双方在南京签订《收买吴淞铁路条款》:吴淞铁路由中国以28.5万两白银的价格买断,分三期付清。
1877年10月20日,清朝政府支付了首期款项后,买回了吴淞铁路,并不顾英国、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对,铲平铁路路基、拆毁站房。车厢、机车、铁轨等被运往台湾。
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只存在了短短一年,就被匆匆拆除。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吴淞铁路的建拆过程进行评析。(8分)(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4·湖南永州一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1880,前直隶提督刘铭传上奏《筹造铁路以围自强折》,一石墩起千层浪,刘铭传的奏议引发了一场朝廷内部关于铁路问题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壁垒双方,旗帜鲜明。李鸿章等洋务派力陈铁路之用, 考铁路之兴,大利有九端 :便于国计、便于军政,便于京师、便于民生、便于转运、便于邮政、便于矿务、便于轮船招商、便于行旅。除此之外,洋务派还认为,铁路具有 快捷、安全、制敌、弥内乱、节俭军费 等特点,因此,开通铁路有 万国缩伏,三军必皆踊跃 的作用。同时,也有官员对修筑铁路极力反对。以驻英副使刘锡鸿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修筑铁路的主要弊端有三:一是有害风水, 山川之灵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二是有害课税, 则走私漏税之弊百出,国课益以不供 ;三是有害国防,千里铁路 势难节节严守 ,外敌 一奋臂可直入室矣
这次论战,守旧势力占据上风。清廷于1881年2月14日发布上谕: 叠据廷臣陈奏,佥以铁路断不宜开,不为无见。刘铭传所奏,著毋庸议。 刘铭传修建铁路的主张虽然夭折,但洋务派主持修建的唐胥铁路却在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计长20余里,由开平矿务局投资修建,主要用于运输开平煤矿生产的煤炭。

——摘编自曾凡炎《洋务派对中国早期铁路建的贡献》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刘铭传主张修建铁路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

(2023·山东临沂一模·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萧甬铁路建设

1898年,清政府与英商怡和洋行订立《苏杭甬铁路章约》。
1905年,浙江绅商在上海斜桥推举两淮盐运使汤寿潜为总理,发起招股修路,抵制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借款合约。
1908年,浙江与海外华侨又集新股535万银圆,先后共集资1019万银圆,清廷迫于内外压力,铁路由 浙路公司 兴建。
1909年,甬曹段(宁波至曹娥)铁路开工。
1913年12月,宁波至曹娥江东岸77.9公里铁路线筑成。
1936年,杭曹段(杭州至曹娥)铁路动工,1937年11月建成,曹娥江大桥建成桥墩、桥台,全桥未建成。
1937年底,为阻止日军进犯,通车不满一月的萧甬线钢轨全部拆除。
1953年7月,重建萧甬线。
1959年,萧甬铁路全线通车。

——摘编自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

从萧甬铁路看近现代中国 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12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2023·湖北恩施高三上期末·20)(12分)【铁路发展与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晚清具有代表性的铁路遗产一览表

铁路

起止点

建设日期

建成日期

所用轨距毫米

里程千米

建造国

中东铁路

满洲里—绥 芬河

1898

1902

1524

1560

俄国

南满铁路

哈尔滨—旅 顺口

1898

1902

1524

940

俄国

安奉铁路

丹东—沈阳

1904

1905

762

302

日本

京奉铁路

北京—沈阳

1881

1912

1435

840

中国

正太铁路

石家庄—太 原

1904

1907

1000

243

中国

胶济铁路

青岛—济南

1899

1904

1435

395

德国

道蒲铁路

道口—焦作

1902

1907

1435

150

英国

汴洛铁路

开封—洛阳

1903

1909

1435

183

中国

京绥铁路

北京—包头

1905

1923

1435

818

中国

津浦铁路

天津—南京

1908

1912

1485

1013

美德两国

卢汉铁路

北京—汉口

1898

1906

1435

1214

中国

粤汉铁路

武昌—广州

1900

1936

1435

1059

中国

沪宁铁路

上海—南京

1905

1908

1435

307

英国

滇越铁路

海防越南—河口—昆明

1901

1910

1000

859

法国

——崔卫华、杨成林《中国近代铁路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遗产价值研究》

综合表格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