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山东青岛高三上期末·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西洋示意图

请以地中海的称呼为例,围绕历史上的大西洋,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天津和平区高三上期末·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有学者指出,经济现代化包含市场化和工业化两个层次,中外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如表:

近代欧洲

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中国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产生发展

现代中国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腾飞

根据材料,围绕 市场化与工业化 的关系自拟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

(2023·山东滨州高三上期末·2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1800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图中白色区域)

图4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以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3.

(2023·北京大兴区高三上期末·27)(10分)托勒密的《地理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托勒密世界地图                       墨卡托世界地图
克劳狄斯·托勒密(约90—168年),是生活在埃及的希腊裔罗马帝国公民。他用希腊文写成《地理学》,是一部体现当时欧洲人地理学知识的典籍,奠定西方制图学的基础。不过,《地理学》在公元2世纪左右成书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一个收集古籍的神父,意外在罗马都城发现了《地理学》手稿。1406年,这部手稿被翻译成拉丁文。但是拉丁文译本并没有附地图,直到15世纪,西方人才陆续制作出地图抄本。1492年,当哥伦布寻找东方时,他带着3艘帆船、87名水手,以及一本托勒密的《地理学》。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它是 对已知世界地理情况的最佳指南
15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亨利开始把 托勒密地图 付诸实践运用。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 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墨卡托(1512—1594年)是近代西方地图学家代表,他不断根据最新的地理发现和旅行报告,完善旧地图,绘制新地图。1569年,墨卡托首次采用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编制出世界地图。这样他成了第一个把全球表面(东西半球的已知范围)描绘在平面上的人,托勒密版本地图 一统天下 的局面结束。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15世纪托勒密《地理学》在西欧的重新发现。(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