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19 浏览数:320

一、单选题

1.

春秋管子言: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战国商君曰: 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 上述思想(  )

A.适应了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B.反映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影响C.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D.确立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

2.

两汉时期,在户籍管理上,户内有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尊长与卑幼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尊长或卑幼均可能成为户主。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趋向,若户内有成年男性,则女性和未成年男子已不能成为户主。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A.户籍制度日趋完备B.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高C.女性社会地位低下D.儒学逐渐渗入基层管理

3.

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唐朝的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下史实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A.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B.国家一年按照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C.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劳动时间D.赋役合并折银征收彻底废除人头税

4.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表中曲宴人员变化能够反映出北宋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  )

时期

太祖朝

真宗朝

曲宴记载

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咸平五年(1002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帝王将相的关系亲疏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5.

据统计,自顺治九年(1652年)至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22年间,广西境内共恢复府、州、县各级官学51所,其中府学10所,县学41所,基本覆盖了清廷实际控制下的广西全境。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稳定传统宗藩体系B.重构教化以增强政治认同C.推动全国统一进程D.兴办学校以传播程朱理学

6.

1887年,刘铭传上奏道: 台湾四面皆海,防不胜防……新竹,彰化一带,海口分歧,万难遍布军队……如遇海疆有事,敌船以旱队猝登,隔绝南北声气,内外夹击,危迫将不忍言。若修铁路既成,调兵极便,何处有警,瞬息长驱。 据此可知,刘铭传(  )

A.敦促清政府在台湾建省B.意识到台湾面临日本窥伺C.呼吁政府加强海军建设D.主张兴办铁路以巩固国防

7.

1910年10月,直隶谘议局对总督陈夔龙未经同意奏请续募公债提出质问书,质问所办公债是作为地方公益之用还是充当行政经费之用,但陈夔龙不予理睬,于是谘议局在常年会闭会之后又召开临时会,特提出 陈总督侵权违法案 ,呈请资政院核办。这反映出当时(  )

A.预备立宪成果斐然B.民主政治理念付诸实践C.三权分立原则确立D.督抚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8.

据学者统计,1933年中国制造产品只有30%出口到国际市场,而70%提供给国内市场。华资工厂生产的部分轻工业产品已经占有60%以上的国内份额。这一经济格局(  )

A.改变了中国工业分布不均衡的布局B.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C.为中国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一定保障D.主要得益于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

下图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作战示意图。这一行动(  )

A.成为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典范B.得到了正面战场的有效配合C.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 政策D.逆转了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

10.

1949年11月,刘少奇在世界工人理事会发言指出: 工人阶级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基本形式——这就是武装斗争,是人民解放军的战斗行动 。这一发言旨在强调(  )

A.中国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属性B.反帝是新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C.人民解放战争是社会主义革命D.一边倒 是新中国的必然选择

11.

在中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

A.已经形成完备的成文法体系B.乡村共同体丧失了自治权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管理D.基层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12.

《旧欧洲:一种关于延续的研究》中,把1000-1800年的欧洲称为 旧欧洲 ,并列举了相关 的特征,如下表:

旧欧洲的特征

经济观

认同的是使用价值

而非交换价值

社会观

认同的是差异等级

而非竞争能力

文化观

认同的是群体意识

而非个人精神

宗教观

认同的是蒙昧盲信

而非自然主义

根据表格信息,请预测 新欧洲 特征出现的历史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世界市场形成B.②文艺复兴C.③重商主义D.④近代科学产生

13.

1848年,英国通过颁行《公共卫生法》,成立卫生总署;1858年创建枢密医务部;1871年成立地方政府事务部,从而最终构建出一套以地方政府为核心,辅以中央政府监督引导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这(  )

A.改善了英国城乡的公共卫生状况B.折射转型期的英国公共卫生状况恶化C.表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D.表明英国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有所扩张

14.

表2是欧美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以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为100)其中,丁国是 (  )

国家\年份

1913

1920

1930

1937

1948

甲国

36

47

42

42

534

乙国

14

14

10

11

112

丙国

6

5

8

5

39

丁国

16

9

11

12

36

表2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5.

2022年美国商务部以 供应链透明度 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如果他们不自愿分享信息,她可能会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迫使他们分享信息。这表明(  )

A.美国力图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B.科技的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根本C.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D.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面临阻力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湖南山地、丘陵多,宜于种茶,各地皆产,安化、岳阳、平江、桃源、衡山等地尤盛。所产茶叶,初为绿茶、黑茶,绿茶销省内及部省各地,黑茶则远销于陕甘、新疆及内蒙古一带。西北少数民族习惯饮用酥酪,不喝茶就会生病。至明,朝廷利用茶叶易马,实施 联番制虏(蒙古族)”的政策。安化黑茶于1595年由朝廷正式定为官茶之后,陕、甘、宁、晋等地区的茶商领 茶引 至安化采购黑茶,运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直至明末清初,西北地区的 边茶 大部分都是由安化黑茶供应,湖南产茶的地区也逐渐扩大。

——改编自李采娇《明、清及民国时期湖南茶叶史研究》

材料二
1858年,粤商佐帆取道湘潭抵达安化,传授制作红茶技术,促使安化茶农改制红茶,转输欧、美。因价高利厚,各县竞相仿制,产额日多。1874年(同治十三年),左宗棠在镇压陕甘回民暴动后,着手整顿西北茶务。于原有的 东柜 (陕西、山西茶商)、 西柜 (回商)外,添设 南柜 ,招徕南茶商贩,大量运销湘茶。自此,湘茶在西北地区销量复兴,并畅销于俄国境内,产量约达100余万担之巨……红茶大盛,商民适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每当 茶市方殷,贫家妇女相率入市拣茶,上自长寿,下至西乡晋坑、浯口,茶庄数十所,拣茶者不下二万人,塞巷填衢,寅集酉散,喧嚣拥挤 。直至1890年(光绪十六年)后,由于国际市场上遭到印度、锡兰茶的有力竞争,湘茶的销售量才渐形减少。

——捕编自伍新福等《湖南通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朝时期湖南茶叶产销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湖南茶叶销售变化。(8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既是当时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又是全国性的商业经济中心。像汴京 八荒争凑,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当时汴京城里有不少大型定期交易场所,而临安城中的行业组织就有414个,这些行业或相对集中在一定区域,或分散在各个街市。宋代以前,太湖流域的县城大多只是小规摸的政治据点,至宋代,它们逐新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和社会中心,宋代因工商业发展而出现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更是通及全国,如京兆(今西安)、西京(今洛阳)、福州、广州等,宋代城市格局由封闭转向开放经济职能增强,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出现主要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城市最早的手工业是为满足城镇及周围乡村居民日常需要的,如,铁器制作、皮革珠制和皮具是其基本行业,城市是农产品与城镇手工业产品相交换的场所,乡村的部分农产品也通过城布运往外地市场,农村居民所需的外地商品,也主要从城市市场上取得。如,瑞士莱因菲尔登城的外来商品中,有来自阿尔萨斯的葡萄酒,萨尔茨堡和洛林的盐,在城市工商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以极强的渗遗力,对农村经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侵蚀和瓦解,引起了农奴制和庄园制的解体和崩溃。同时,还从法律道德、社会意识、大众心态等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对乡村施加着深刻影响。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城乡关系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的特点。(6分)
(2)比较材料一、二,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相比的不同点,并根据材料二分析城市在推动西欧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11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

图5

1950—2012年中国GDP增长速度波动曲线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列出信息,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大西洋示意图

请以地中海的称呼为例,围绕历史上的大西洋,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