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17)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
“官话
”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之初,南京官话作为官话标准语言依然被士人阶层沿用。1728年有鉴于闽粤两省百姓母语与官话差异甚大的客观事实,清政府在福建、广东两省的各个郡县设置正音书院、书馆,由驻防八旗任教讲授北京官话,算得上是中国早期的 “推普 ”实践。到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已经取代南京官话的汉语标准音地位。1840年后进入中国的使节、商人们也发现在政治中心通行的北京官话地位越来越重要,英国人威妥玛著《语言自迩集》,系统地记录了19世纪中叶北京官话的读音,作为一本权威性的汉语教材,受其影响,其他国家的汉语教学也转向了北京官话。 ——李光杰《北京官话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写出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2个结论,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结论的各自依据。(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官话推广的意义。(5 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4·河南南阳高二下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 “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 ”,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图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邦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崇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近代中国 “两极相逢 ”,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 “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 ”到 “思想之争 ”,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戊戌维新前,形成了 “中体西用 ”这一应对中西文化冲实的命题。戊戌维新后,随着民族危机愈演愈烈, “用 ”的膨胀突破 “体 ”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 “中体 ”已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融合的意识。这种调和中西、融合新旧的意识很快蔓延,成为一种广有市场的社会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7分) |
2. |
(2024·浙江嘉兴高二下期末·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秦汉至隋唐,中国社会始终以荒政(应对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政策)为主旨,辅之以对鳏寡孤独等穷民的救助。迨至宋朝,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乡村贫困人口急剧扩大。这些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后又扩大了城市贫困人口。城乡贫困人口在宋朝总人口中占据多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成为社会必须关注和干预的社会性问题。于是,政府根据居民财产界定了 “贫民 ”标准,社会保障传统为之一变,常态性的贫困问题被纳入社会保障范畴之中,开启了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新传统。 ——摘编自张文等《贫困认知与宋朝社会保障的逻辑转变》 材料二本院奉命巡抚是方,惟欲剪除盗贼,安养小民。……今为此牌,……自今各家务要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妇随,长惠幼顺,小心以奉官法,勤谨以办国课,恭俭以守家业,谦和以处乡里,……见善互相劝勉,有恶互相惩戒,……吾愧德政未敷,而徒以言教,父老子弟,其勉体吾意,毋忽! ——《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从秦汉隋唐到宋朝社会保障传统的变化,指出宋朝社会 “关注和干预 ”贫困问题的直接原因和主要表现。(7分)(2)阅读材料二,写出 “十家牌法 ”的推行者。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该告谕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6分) |
3. |
(2023·辽宁高考·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旧唐书》200卷,后晋刘昫等历时4年撰成。编修者以唐代国史、实录及朝报、吏牍、家状等为主要编撰材料,但对材料缺少剪裁和整理, “敷衍成帙 ”。纪传中大量抄录唐代皇帝诏敕和臣僚奏疏、表章、诗赋等,屡现 “本朝 ” “今上 ”等文字。因其保存很多原始材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纪事多取自《旧唐书》。 北宋时,仁宗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书中创设4表,增加3志及列传331人,列传部分还参考了碑志、家谱等新材料。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大删《旧唐书》所录诏令、奏疏等,或直接将骈文改写成散文,总字数比《旧唐书》少约16万字。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旧唐书》与《新唐书》的价值。(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唐书》的编修原因及其编纂原则。(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