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期中检测·16)书院(15分)
材料一 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为修书之地,类似于后世的馆阁。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人称白鹿先生,南唐时就此建学馆,称庐山国学。北宋时期,理学家们兴办书院讲论经籍教育生徒,书院成为传承儒家道统的场所。元朝多次颁布法令保护书院和庙学,并把书院山长定为学官;明代到王阳明出,书院复兴,呈现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授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另一种是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清代书院2000余所,多为 “习举业 ”而设,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书院官学化达到了极点。 材料二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明)东林书院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与其他时期相比,宋、明时期的书院有何不同。(7分) 材料三 毛泽东撰写的《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1921.8.1)内容节选: 自修大学之所以为一种新制,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 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第一,自修大学学生研究学问的主脑是 “自己看书自己思索 ”……第二,自修大学学生于自己看书自己思索之外,又有 “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第三,自修大学虽然不要灌注食物式的教员,但也要有随时指导的人做学生自修的补助。第四,自修大学以学科为单位,学生研究一科也可,研究数科也可,每科研究的时间和范围都听学生依自己的志愿和程度去定。第五,自修大学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材料四 本刊是湖南自修大学同仁创办的,也可以说是同仁发表研究所得的机关报。本刊和普通校刊不同,普通校刊兼收并列,是文字的杂货店,本刊却是有一定主张,有一定宗旨的。……将来,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它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设等等问题,本刊必有一种根本的研究和具体的主张贡献出来。 ——刘埜《关于新时代与湖南自修大学》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自修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历史贡献。(8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2·江苏省海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18)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私立书院一般由名儒乡士在其故乡所创立,所用教材以五经为主,旁及史学诗文。书院最重视做人的教育,一般以经师而兼人师,以言教而兼身教,师生相处,以德行气节相砥砺,书院虽与朝廷发生关系,但不受其支配,讲习比较自由宋代私立书院的典型代表是白鹿洞书院,宋孝宗淳熙六年,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奏请朝廷赐予 “白鹿洞书院 ”敕额和监本《九经》,并亲自到书院讲学,还手定《白鹿洞学规》白鹿洞书院复兴之后,私立书院逐渐遍于州郡。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为了反对中世纪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先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重要城市创办了宫廷学园,这种学园大多由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支持。在这些学园中,最有名的是维多利诺于1423年创办的 “快乐之家 ”。在这里,学习内容丰富,其目的是使学生们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以发展,为社会造就有高度责任感的公民。维多利诺特别主张要学好古希腊罗马的著作,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文学、哲学等知识,可以使学生们获得自由思想,有益于开发智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全面地发展。另外,世俗政府为了满足公民学习民族语言、读写算知识和实用知识的需要,还开办了许多初等学校。 ——摘编自冯英《教育的解放——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私立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的有利条件。(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发展的表现。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宋代私立书院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的共同影响。 |
2. |
(2022·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三上期中考试·28)我国学校教育源远流长,是灿烂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诸侯国君在看准了士阶层的社会政治效益之后,在自家的后院里也开始招贤纳士办学……稷下学宫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的教育机构,由于它是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始终保持了养士、用士的政治特色……官办但又始终保持了尊重士人、采取私学的教育管理形式、容纳百家、不加干预的传统。战国二百六十年,齐国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这和稷下学宫是分不开的。 ——摘自李冬君《中国私学小史》 材料二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者也,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有《月刊》以网罗各方面之学说,庶学者读之,而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庶有以祛其褊狭之意见,而且对于同校之教员及学生,皆有交换知识之机会,而不至于隔阂矣……大学者,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足以形容之。 ——引自蔡元培1918年《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材料三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精神。 ——引自习近平2020年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办学形式角度指出稷下学宫使 “齐国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 ” 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并列举新文化运动时期,在北京创办的有利于增加 “交换知识之机会 ”的三种报刊。(5分)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教育观对于学校教育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简述朱熹和毛泽东的教育观。②受科举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重学风气。以徽商为例,指出在这种社会风气影响下所形成的传统,并列举两个能体现这一传统的徽派建筑名称。(6分) |
3. |
(2022·贵州贵阳高三8月摸底考试·3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陶行知(1891年—1946年),人民教育家、思想家。1917年他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回国后致力于充满艰辛而富有社会意义的教育生涯。面对民国初期乡村教育凋敝和乡村教师队伍亟待建设的现状,他创办南京晓庄试脸乡村师范学校,发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等文章,倡导中国乡村师范教育应该 “建设适合乡村世纪生活的活教育 ”,提出培养乡村教师要 “有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他提出新教育的目标是 “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粟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 “人中人 ”。他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等教育理论.日军侵华战争爆发后,陶行知先后成立国难教育社和中国战时教育协会,拟订《国难教育方案》,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他还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其办学宗旨是 “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 ” “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 ”,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他认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陶行知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和 “万世师表 ”。 ——摘编自人民网、康晓伟《陶行知与乡村师范教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陶行知对近代中国教育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影响。(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