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中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9 浏览数:454

一、单选题

1.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当今考古学也已证明了五帝后期的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下列选项中能够作为实证依据的是(  )
①陕西临潼姜寨发掘的五个大家族组成的聚落(遗址)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天皇地皇泰皇的称谓
③良渚遗址发掘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④东夷文化中蛋壳陶高柄杯及用玉用鼎的礼制规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步形成。右侧示意图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官员分类。相应填写 (  )
①刺史 ②御史 ③博士 ④通判 ⑤巡抚 ⑥太尉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3.

下图是元代·;六体文·;夜巡牌。史书有记: 诸夜禁,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违者笞二十七,有官者听赎。其公务急速,及疾病死丧产育之类不禁。 对这块牌子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民族交融的趋势B.严密的保甲制度C.严苛的宵禁制度D.肃政廉访司专权

4.

永乐皇帝时规定日本可以在宁波贸易,日本商人须持明朝所发 勘合 ,这是明朝中日贸易的制度基础;隆庆初年(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奏 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这一举措(  )

A.瓦解了朝贡体系B.引发了 倭患 猖獗C.有利于白银流入D.摒弃了 祖宗之法

5.

明代中央政权设立哈密卫作为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并设6个卫以支持管理西域事务。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国西北国界得以确定。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府体制。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并取 故土新归 之意,改称西域为 新疆 。1912年新疆积极响应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行省。在从 西域 新疆 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  )
①乾隆帝平叛建制有大功 ②左宗棠督军务发兵平乱
③施行更系统的治理政策 ④民族国家意识日趋形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一衣带水 这一成语长期用于形容地域相近的两国。某校开设了 一衣带水 校本课,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定主题、搜集材料。下列四组材料与主题对应无误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

1920年,郑州豫丰纱厂的筹建者穆藕初分析认为: 郑州地当中枢,陕西、山西两省所产棉花之由彼东下者,为数甚巨;且其地介于京汉、陇海两路线之间,东西南北四路畅运,销场甚广;煤斤、劳力色色较廉,苟于此设厂制造……利赖孔多 。由此可知,近代以来郑州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

A.交通优势B.原料产地C.开埠通商D.政策扶持

8.

孙中山先生晚年批评 天赋平等 说,所谓 真平等 只能 人生而平等,即地位平等 ,即 民国之民权,惟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能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 ;同时,出身的平等不能消除人的自然性的不平等,否则就是 假平等
通过你对上述图文材料的理解,判断以上三个示意图中接近孙中山先生的 真平等 含义的是(  )

A.①②B.②C.③D.②③

9.

从① 师夷长技 ,到② 取径东洋 ,再到③ 以俄为师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榜样的几次大的转变。其中体现③的相关史实有(  )
①成立中国共产党 ②改组中国国民党
③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④发布《论联合政府》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

1946年11月《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南京签订,该条约具体内容多达数十项条款,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1)缔约双方国民在彼方领土内居住、旅行、经商、金融、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置购动产、进出口关税等方面,彼此享有国民待遇;(2)缔约双方在进口关税、采矿、内河及沿海行船与通商、购置不动产方面,彼此享有最惠国待遇。以下四个选项中对该条约点评准确的是(  )

A.是战后中国参加国际事务有所作为的表现B.只对缔约一方单方面优惠的不平等的条约C.所有规定对于缔约双方都是平等而互惠的D.实力差距使平等停留于形式互惠实为单惠

11.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由世代生息繁衍在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12.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日;到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成立了全军统一的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各兵种领导机构,已经从单一兵种发展为军兵种比较齐全的合成部队。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发展(  )

A.有门类齐全的独立国家工业体系的支撑B.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
C.适应了从机械化战争迈向信息化战争的变革D.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13.

1956年初,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要 以苏为鉴 ,找到自己的建设道路。这一年,中共初步形成了有别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思路。下列实践和探索体现 新思路 的有(  )
①着力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②发布了《论十大关系》,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核心
③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艺术、学术方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④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

下图是关于某个国际会议的简报及相关内容的示意图。以下的四个分析中准确的是(  )
①迎来了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高潮 ②明显改善了新中国与英国的关系
③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地区的安全 ④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5.

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党章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定期进行修改。根据以下相关内容,按其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总结24年斗争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②高度强调共产国际在中共组织和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③确定集体领导原则,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总章程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二、材料阅读

16.

书院(15分)
材料一
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为修书之地,类似于后世的馆阁。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人称白鹿先生,南唐时就此建学馆,称庐山国学。北宋时期,理学家们兴办书院讲论经籍教育生徒,书院成为传承儒家道统的场所。元朝多次颁布法令保护书院和庙学,并把书院山长定为学官;明代到王阳明出,书院复兴,呈现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授课、考试的考课式书院,另一种是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问难、论辩的讲会式书院;清代书院2000余所,多为 习举业 而设,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书院官学化达到了极点。
材料二
(宋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明)东林书院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与其他时期相比,宋、明时期的书院有何不同。(7分)
材料三
毛泽东撰写的《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1921.8.1)内容节选:
自修大学之所以为一种新制,就是取古代书院的形式,纳入现代学校的内容,而为适合人性便利研究的一种特别组织。
自修大学为一种平民主义的大学……第一,自修大学学生研究学问的主脑是 自己看书自己思索 ……第二,自修大学学生于自己看书自己思索之外,又有 共同讨论共同研究 ……第三,自修大学虽然不要灌注食物式的教员,但也要有随时指导的人做学生自修的补助。第四,自修大学以学科为单位,学生研究一科也可,研究数科也可,每科研究的时间和范围都听学生依自己的志愿和程度去定。第五,自修大学学生不但修学,还要有向上的意思,养成健全的人格、湔涤不良的习惯、为革新社会的准备。
材料四
本刊是湖南自修大学同仁创办的,也可以说是同仁发表研究所得的机关报。本刊和普通校刊不同,普通校刊兼收并列,是文字的杂货店,本刊却是有一定主张,有一定宗旨的。……将来,国家如何改造,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它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设等等问题,本刊必有一种根本的研究和具体的主张贡献出来。

——刘埜《关于新时代与湖南自修大学》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自修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历史贡献。(8分)

17.

户籍与户籍法(12分)
户籍,是指国家主管户政的行政机关所制订的,用以记载和留存住户人口的基本信息的法律文书。如美国实行的是 出生死亡登记大纲 ,公民迁移和移居某地时,其生活状态必须符合该城市卫生及相关法律规定。法国户籍管理内容十分详尽,不仅有公民出生年月、性别、单双胞胎等内容,而且还有其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国籍、宗教信仰等相关内容,法国人的户籍信息与他们的就医、存款等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迁徙要与相关社会保险机构进行变更。
户籍管理是中国自古以来基层治理的手段。1911年清政府在 参考东西各国之良规 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未实施);1931年民国政府出台了《户籍法》;1946年建立各级户政机构,但时局动荡,民众流亡问题一直难以管控。1958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户籍管理制度确立。1963年依据商品粮供应计划,划分 农业户口 非农业户口 ,到1992年底户口与粮油挂钩的历史终结。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1) 农业户口 非农业户口 与中国古代的 黄籍 白籍 主户 客户 是否有承继关系?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

18.

开发(15分)
古籍中的 南越 西瓯 雒(骆)越 指今中国广东、广西、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汉称交州)。桂林庙岩考古发现当地先民是早期陶器的发明者,古苍梧族先民也与我国发明种植栽培稻密切相关。史书中记载越人巢居,多食海产;当地人断发纹身,契臂为盟,善使舟善水战,善铸铜器,其语言与汉语的单音成义完全不同。
《商书·伊尹朝献》中载伊尹作 四方令 ,记有岭南地区的方国实体。在秦实现国家统一的步伐中,岭南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参与了这一活动。自秦汉以来,中原人 避乱交州 出现过六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推动了该地区 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 的局面的形成。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岭南地区的发展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演进的关系。(6分)

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单位:亿元)

三五时期

四五时期

五五时期

三线基建投资

48244

70391

78820

全国总计

97603

176395

234217

占全国比

4943

3991

3365

——国务院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三线建设编写组:《三线建设》1991年内部版

(2)1964年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大规模建设的战略决策。获取图、表中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战略进行分析。(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外贸(13分)
材料一
十八世纪后期,在广州、印度和英国之间存在着一种欣欣向荣的三角贸易。中国出口到英国的最重要的货物是茶叶(占贸易总额的90%到95%)、生丝、瓷器、大黄、漆器和肉桂;而中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包括毛纺织品、铅、锡、铁、铜、毛皮、亚麻和各种摆设。

1775—181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数据

年份

自华输出货物净利

华货物净亏(-)(

对华贸易投资额

17751779

272518

-8663

988361

17901794

574914

-26343

2182313

18101814

1045484

-17439

3106923

(1)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以东印度公司为例,分析1775—1814年间中英贸易状况。要求:材料、数据使用充分;合理组织调动相关知识,对所得的结论给予论证。(6分)
材料二
(2)利用表中数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外贸的发展状况。要求:数据使用充分;合理组织调动相关知识,对所得的结论给予论证。(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