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认为: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请推断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相似题

换一批

1.

下列关于先秦儒家学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已形成理论体系 B.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C.与佛、道思想融合为一体 D.是关于道德修养和政治理想的学说

2.

学完 百家争鸣 的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 对号入座 ,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她就制订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 B.乙 C.丙 D.丁

3.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黄宗羲则主张 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董仲舒神化君权 ②黄宗羲强调民本
③孟子倡导以德治国 ④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