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4分)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主张 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 法治 ,并提出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 人执要,四方来效 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 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 的历史地位,并列举出两条与 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6分)
(3)材料一、二中的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试说明理由。(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9·福建漳州漳浦县七上期末卷·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原始典籍,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许多方面展开广泛的讨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以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

——摘编自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

(1)指出材料中的“《易》、《书》、《礼》、《春秋》”这些典籍在诸子百家中所属的学派。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

(2018·广东深圳南山区七上期末卷·32)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推广促进了哪个阶级的兴起?
(2)材料二 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 商君 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4)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3.

(2014·广西百色右江区第一学期初一期末卷·26)读图请回答:(16分)

(1)图中人物是谁?(2分)
(2)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3)他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6分)
(4)他的主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4分)
(5)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