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2013—2014学年度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第一学期期末阶段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28
浏览数:215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云南大多数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
“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
中华民族所尊奉的人文始祖是( )
A.龙
B.女娲
C.黄帝
D.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源于春秋争霸的是( )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纸上谈兵
D.三顾茅庐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
“
商鞅变法
”
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越的人,授予爵位和田宅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 )
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
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
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
负责修筑这个
“
了不起的工程
”
的是( )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诸葛氏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
“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
B.
“
兼爱
”
“
非攻
”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D.
“
仁者爱人
”
“
以德为政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下图是某朝代
“
疆域四至
”
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
,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想给父亲祝寿置办礼品。他会买哪样东西呢( )
A.汗血马
B.佛经
C.自鸣钟
D.旗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5.
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昆明启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下图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
A.汉朝
B.秦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6.
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东汉时期的湖南耒阳人蔡伦改进了(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7.
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8.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9.
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A.战乱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B.造成了国家分裂的局面
C.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的统一为实现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0.
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
“
胡人汉服
”
、
“
汉人胡食
”
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商鞅
B.张骞
C.北魏孝文帝
D.班超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1.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
A.《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2.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
“
圣人
”
。被后人尊称为
“
书圣
”
的是( )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3.
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是南朝宋的著名数学家( )
A.贾思勰
B.张仲景
C.郦道元
D.祖冲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5.
三国时期,孙权曾派一位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关系,这位将军是( )
A.卫温
B.黄盖
C.张骞
D.班超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6.
佛教开始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
A.秦朝
B.东汉末年
C.战国时期
D.西汉末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题
27.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4分)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 。相传他有弟子3 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主张
“
为政以德
”
。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
“
法治
”
,并提出
“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 人执要,四方来效
”
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
“
他
”
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
“
他
”
的历史地位,并列举出两条与
“
他
”
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6分)
(3)材料一、二中的
“
他
”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试说明理由。(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8.
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12分)
材料一
“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
——西汉《史记》
材料二
“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
——南朝《宋书》
材料三
据《金陵记》记载南朝梁都城建康
“
城中二十八万余户
”
,
“
东西南北各四十里
”
,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3)材料二中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6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经济发展对于城市发展有何作用?(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