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礼记·丧服小记》

材料二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故曰: 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以为其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

——(汉)班固《白虎通义》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叙述的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这些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6分)
(2)根据材料二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说明 大宗 小宗 之间的关系。(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下面是根据这一资料设计的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是大宗、小宗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3分)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3分)
(3)你认为后世统治者能否仿效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治国?说明理由。(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则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 贬其爵 削其地 ?(6分)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分析,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6分)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6分)

3.

(10分)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材料二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西周封国主要有哪几类?(3分)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4分)
(3)根据你的理解,上述两种制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