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4·北京高考·40)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8分)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9·山东济南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8)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推行不同的对华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罗斯福深信美、英、苏、中 四个警察 应当在二战后世界事务中起支配作用。美国力求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战争中通过提供军事、财政援助等途径同中国建立了特殊关系,战后中国的重建又离不开美国,这样美国急需也可能把中国保持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罗斯福认为,一个共产党政权不可能支持美国的 领导 地位,而蒋介石又是国民党内能 在战后把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唯一领袖 。这样美国政府就把美国战后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与支持蒋介石政权结合起来了。

——据陶文钊《赫尔利使华与美国政府扶蒋反共政策的制定》

材料二 为获得民众对其对华政策的支持,尼克松政府曾控制《纽约时报》的报道方向。1972年2月该报一篇评论指出,西亚、南亚、东南亚这三个纷争不断的地区的命运受到中、美、苏三国的影响,中国在这些地区并不曾对美国构成威胁,而在诸多领城(域)双方还存在着共同点。美中两国的交好,能够使美国在亚太地区争取更多的主动,能够带来长远经济效益,中国人口众多,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将来势必要大量依靠进口来满足需求。

——据闫雅晶《美国媒体舆论与尼克松访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抗战后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并简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美国对华政策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

2.

(2016·浙江嘉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2)嘉兴绢纺厂是嘉兴最早的现代丝绸厂,它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嘉兴绢纺厂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12

朱光焘筹办纬成丝织公司,随后业务迅速发展

1918

纬成缎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

1921

纬成公司在南湖东畔开办纬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绢纺厂前身

1928年底

纬成公司解散嘉兴裕嘉厂力织部,后全部停业

1936

纬成利记绢纺厂成立

1938

侵华日军对纬成利记绢纺厂进行军事管理,称为海衣第五工场,后被日商强行收购,改名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

1946

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接管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后改名中国蚕丝公司第二实验绢纺厂

1949

第二实验绢纺厂作为国营企业隶属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中国蚕丝公司领导,次年改名为国营嘉兴绢纺厂

1984

国营嘉兴绢纺厂成为嘉兴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

1994

国营嘉兴绢纺厂改制成七个分厂,八个公司

(1)根据材料,概述近代史上纬成公司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84年和1994年嘉兴绢纺厂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4分)

3.

(2013·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35)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 中国形象 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 中国形象 有不同的含义。(3分)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⑤敌对时期(1949-1972)
(3)简要分析材料中的第④个阶段形成的政治原因。(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