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部分)[带解析]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5 浏览数:272

一、单选题

1.

读图8,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
 

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

2.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 大秦 。东汉和 大秦 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

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

3.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4.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5.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 西业 (参议院)、 里勃里先好司 (众议院)、 勃列西领 (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6.

图9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8.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 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 的报道。这一 重大改革 是(  )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 科教兴国 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 三个面向 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邦联阶段,建立联邦制的 欧洲合众国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
①邦联政治结构松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11.

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二、材料阅读

13.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36分)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 天之子 ,其所居之地称为 中国 (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2)阅读图16至图19,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

14.

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不断变化。(8分)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15.

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8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 福利国家 的时代背景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