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课题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净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3分)
(3)材料三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4)结合材料四,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2分)
(2)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他们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4分)
(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2分)

2.

阅读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问题上,各派有不同的主张:
其一:孔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其二:韩非子曰: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请回答:
(1) 孔子和韩非子分别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2) 为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 在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居主导地位,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县志》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2分)该水利工程建于何地?(2分)
(2)材料中所说的水利工程由何人主持修建?(2分)修建于何时?(2分)
(3)根据材料归纳该水利工程的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