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测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文中, 人文精神 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按照我对这一传统的理解,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材料二 超越性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它往往是经验范围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我们人还是去追求这个答案。所谓超越性就是要为生命寻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意义,并不满足于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这就是超越性。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1)依据材料一对 人性 的阐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对 人性 认识的差异。(4分)
(2)依据材料一对 理性 的阐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所崇尚的 理性 有何主要区别?(6分)
(3)依据材料二对超越性的解释,请你从教材中找出与之相关的思想观点。(2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6·江苏镇江一模·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儒生)即便对先秦儒家所追求的那个浪漫柔情的美好世界同样地执着,如果不想被历史和现实无情地抛弃,他也不得不清醒地面对眼前冷酷的事实。……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有改变世界观。

——毛圣泰《董仲舒对儒学的法家化改造》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 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
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等

材料三 董仲舒……开启了儒家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儒家有什么不足?(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中哪些继承了先秦的儒家思想?(2分)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儒家思想?(2分)在此基础上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2分)
(3)据材料三指出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儒家思想在先秦和汉代的不同地位说明了什么?(2分)

2.

(2015·天津河西三模·14)(14分)近代民族观念与古代民族观念有很大的区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材料二 西欧历史上缺乏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劲传统,因为有罗马教廷、神圣罗马帝国、各封建君主国以及无数各自为政的封建领地的存在……王权的孱弱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因为它不仅意味着民族的苦难,而且还将阻碍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诞生……人文主义者但丁从人的尘世幸福这一人文主义理想出发,首次明确的提出了国家必须统一、王权必须强大这个时代命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对 亡国 亡天下 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以及 亡国 亡天下 之辩的积极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但丁为什么首次明确提出国家统一的时代命题?(6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先生提出 三民主义 的本质目的。(4分)

3.

(2014·浙江湖州二模·39)(26分)时代是在变与不变中发展的。自古以来,中国围绕着变与不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对三代礼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不仅随时向人求教,而且先后到宋国、洛邑、杞国对殷礼、周礼和夏礼作实际考察。其考察与研究所得使他发现两点:一是认为三代礼制表现为一种渐进的历史过程,后世之礼对前世之礼做出损益而有发展;二是感到夏礼和殷礼由于时代久远、文献不足征而不知其详,唯有在夏礼和殷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丰富而多彩。

——张秉楠《孔子》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把)线装书扔毛厕里、废止汉字、全盘西化……于是由政治革命转移到社会革命与文化革命。破坏旧的,人尽同意。一谈到建设新的,则意见各别。各有理想,各有图案。遂使近代中国,多破坏少建设。

——钱穆《民族与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对 的认识,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孔子的 未被采纳的原因。(8分,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在 布新 上的主张。请谈谈这些 布新 的主张未能实现的原因。(12分)
(3)以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为例,谈谈你对进行社会变革的认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