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1·濉溪高三月考)(13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拿破仑法典》 (2)材料二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 该法典有何影响? (4分)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 指出其历史作用。(4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14分)(2011·江苏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
“近代的前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乃无以济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责商;欲民用不困,责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明代·张居正 材料二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积累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变,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汲纳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脉络是沿着这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的。——孙占元《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纵论》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张居正这一言论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思想?(1分)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概述 “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这一观点的依据。(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社会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明清时期的中国已经处于 ‘近代前夜 ’”在经济和思想领域的表现。(4分) (4)以材料三中提出的近代化视角,归纳我国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期间取得的近代化成就。(4分) |
2. |
(2013·广东汕尾二模·39)(26分)改革和革命是社会变革的两大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 ——粱启超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的原因。(4分) (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两大手段的典型体现。相比之下,你倾向哪一件大事?请置身子当时形势来阐明理由。(6分) |
3. |
(2011·济南高三调研)(16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 “国外移来 ”了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没能 “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 ”的原因。(4分)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约法实行什么制度?(2分)这个制度具有什么进步意义? (2分)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以下几个因素可解释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几十年中所产生的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注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艺术。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 “最坏的时期 ”是由谁统治的? (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由于哪些因素造成了 “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时期 ”?(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