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南京市2008第一次调研测试)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 ,随后, 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 现代性 (mot).ernity)和 传统 (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3分)
(2)材料二中 界碑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1分)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2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允许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凡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商行打交道。外国商人买卖货物、交纳商税皆为行商代为办理;凡外国商人一切居住行动,皆由行商负责管束、担保;凡清政府有所宣示或外国商人有所陈请,皆由行商居间传达。此外,清政府又有许多条例和章程,如外国商人到广州,必须住在洋行附近的商馆(或称夷馆)内,不得擅自外出。又外国商人不得携带妇女居住商馆,不得在广州过冬,不得在广州乘轿子;不得雇用中国人服役,不得雇人传递消息等;清政府还规定,凡出海商船装载不得超过五百石,如有打造装载五百石以上的船出海者,一律发到边境充军。又规定船上一切人员都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年貌、履历、籍贯等,以供官府稽查。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驻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今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摘自中英《南京条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外交往的相关信息并指出其政策。(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变化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该条约对中国的影响。(15分)

2.

(2016·安徽蚌埠三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颁布 兴学诏书 ,鼓励各地兴办学堂。
1902年5月,管学大臣张百熙仿照日本学制拟就《壬寅学制》。
1902年底,张之洞与湖北巡抚端方制定了湖北学制体系。
1903年6月,张之洞会同张百熙、荣庆,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在《壬寅学制》的基础上,又加上制订湖北学制的经验,修成《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1904年1月13日,光绪皇帝批准推行。
《癸卯学制》纵向主要分作三段六级,各级学堂的宗旨如下:
初等小学堂: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爱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
普通中学堂: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稗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抵为宗旨。
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科为宗旨。
大学堂、通儒院:以谨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
实业学堂:以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
初级师范学堂:以习普通学外,并讲明教授管理之法为宗旨。
优级师范学堂:以造就初级师范学堂及中学堂之教员、管理员为宗旨。
1905年成立学部;同年,张之洞与袁世凯等联名奏请立停科举,获准。
1907~1908年,全国学堂由37888所增至47895所,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1905年以来,一大批新式学堂先后创建,如:复旦大学、保定陆军行营军官学堂、保定军官学堂、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清华学校等。

——整理自刘虹:《<癸卯学制>百年简论》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及特点。(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癸卯学制》制定的背景和影响。(15分)

3.

(2010·宁波高三十校联考) (26分)法治社会逐步取代人治社会,是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心度》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 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五 有人评价说: 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建树之所以彪炳世界,是与他们在三个不同阶段的法制探索分不开的。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8分)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3分)
(3)材料四中提到的宪法,它体现了哪两个原则?它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6分)
(4)请结合教材知识说出罗马人先后形成了哪三项重要法律成果及其法律高度成熟的标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