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广东省深圳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调研)(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 “主权在民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宪法至上 ”、 “制宪 ”、 “违宪 ”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 “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 ”, “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 ”。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 “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 ”,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 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 “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 ” “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3分)在 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4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4·天津南开一模·14)(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4春,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在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指出: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被革去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之职。1896年3月至10月,李鸿章受命出访欧美。回国后,李鸿章在给多位朋友的信函中谈到了出访欧美的感受,在给某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此行遍历诸大邦,亲觇(视察)富强之实效,中国地大物博,果能上下一心,破除积习,力图振作,亦何事不可为……”在致旧时幕僚伍廷芳的信中,李鸿章更加明确强调: “根本之计,尤在变法自强 ”。 材料三 戊戌政变后,有人告李鸿章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对李说, “有人说你是康党 ”(与康有为同党),李鸿章回答说: “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强国,中国之强久矣,何待近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臣实是康党。 ”慈禧听后只能 “默然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简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当时李鸿章给予慈禧太后的回答?(3分) (3)综上,简要谈谈你对李鸿章思想变化的看法。(3分) |
2. |
(2010·吉林长春高中毕业班测试)(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 “再生 ”与 “复兴 ”,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三 康有为借助于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助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研究》2003年06期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请回答: |
3. |
(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32题)一百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 ”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 “帝国 ”,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1午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代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民国 ”为中国带来的 “前无古人的变化 ”。(5分)(2)材料一、二对 “民国 ”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6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理解 “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3分) (4)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又出现了新一轮的辛亥革命研究热。结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以辛亥革命为例,谈谈你对历史研究重要性的认识。(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