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广东中山高三期末·26)(14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日益重要,海权问题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 伤心问东亚海权 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

——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3分)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的海洋观。(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4·安徽示范性高中高三第一次联考·28)(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中国的工业革命已经起步了,1865年到1890年间,上海建立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南京建立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办了洋学堂,后来,兰州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京师大学堂设立,各省也开办了洋学堂。再后来,海军衙门设立,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开平矿务局和湖北汉阳枪炮厂,国家开始步上机械化和工业化的轨道,整个国家的发展态势良好,洋务运动非常成功。到了1890年代以后,中国碰到一个钉子,就是它和日本的甲午战争。

——张英、赵蕾、张怡徽《中国故事:世纪的成功和世纪的失败》

材料二 新政是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进行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被政治对手描绘成一个 蛊惑人心的政客 ,新政则被称为 凶政 ,习惯于以大企业为社会生活中心的企业界直接加入了这一攻击,对新政立法发出一阵阵抗议,新政也遭到激进势力的攻击,他们认为新政走得还不够远,因此鼓动 分享财富 运动,鼓吹银行国有化,以这些不可能实现与不负责的计划来迎合下层选民。

——李庆余《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

材料三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或重点任务是什么?这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前四轮改革是以4个直接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的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当前的第五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或重点任务。这是基于时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新认识和时改革所处新阶段的把握。

——刘树成《新一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

(1)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一 洋务运动非常成功 的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分析作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 中国碰到一个钉子 的原因。(9分)
(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美国社会对罗斯福新政的反应,并说明各自的理由。(4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我国在深化改革中确定改革各阶段重点任务的依据,并说明材料三关于当前我国改革突破口问题体现的哲学观点。(3分)

2.

(2014·北京朝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34)(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海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最后荷兰商船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1566 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掠劫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利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三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而且很大的轮船从海上可直接沿长江的主要河段上溯而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也依靠长江与外界便捷地来往。……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摘编自马汉《海权论》(1890年出版)

(1)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 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前往东方探险的目的。(2分)
(2)阅读材料二,解读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汉提出 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的理由;(6分)为应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在维护海权方面采取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6分)

3.

(2009年4月湛江市高考测试题(二)29题)(14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阅读与观察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亚洲、非洲、美洲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生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不是由英国人所有的船舶载运的。都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爱尔兰或英国所属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航海条例颁布之后,对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荷兰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导致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屡遭战败.被迫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不得不把维持长达60余年之久的海上霸权地位让给英国。

——摘自《帝国风云录》

材料二 1656年,清廷令沿海各省督抚申饬所辖文武官员: 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 ,并 不许片帆入口 ,一度几乎完全断绝中外正常贸易往来,同时颁布了 迁海令 ,在沿海制造无人区。
材料三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试题5】〖名题分解〗

——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英国与清朝对外政策有哪些不同?(5分)简述由此产生的不同影响。(2分)
(2)透过材料三,你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3分)
(3)从中英两国不同的海权意识导致的不同结局,可得出什么经验教训?(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