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山西省高三第二次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 “乡举里选 ”之说。我称此制为 “公选 ”。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 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 “乡贡 ”,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 “乡试 ”,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 “公选 ”制?(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以察举制发展的事实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6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3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3·北京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本题20分)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3分)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 “制度的重新建构 ”。(3分)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2分)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6分)材料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九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五十二条 法官在任中不得减俸或转职。非依法律受刑罚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处分,不得解职。惩戒条规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制与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体制有何不同?(4分) |
2. |
(2013·湖北省稳派高三强化训练)(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8分) ——《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4日)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宋以后朝代末年 “殉难者多进士 ”?(6分)材料三 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时的试题,考试内容均为数学、法律、政治、国际关系等学科学问。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4分) |
3. |
(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31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 ”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 “几何原理 ”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 “民主 ”的含义。(1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4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清末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核心。(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