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湖北省孝感市高三第一次统考)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
”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 )
|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1年3月赣州市摸底27题)
“密折
”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人以上。这表明( )
|
||||
|
2. |
(2011·沈阳市级重点高中协作校统一测试)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利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利更加强。这种权利的不断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 )
|
||||
|
3. |
(2011·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某班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到这样一句话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秦朝首创郡县制度成为古代地方管理的基础。 乙同学唐朝延续的科举制度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特权垄断。 丙同学宋朝建立的文官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丁同学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立内阁负责掌管军国机要。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