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3·河南焦作二模·40)(25分)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谕: 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在中国运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戛然而止。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由隋文帝草创、经唐太宗大致确立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文官的选拔制度。它以公开、统一的考试作为取士任官的基本途径。它与郡县制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巩固、强化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举制也向社会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入仕的大门,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 九品中正制 造成的 世胃镊高位,英俊沉下僚 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 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作用。(10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2·广东高三综合测试能力一·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西汉初年,秦的速兴速亡引起整个统治集团的深思。陆贾关于秦的兴亡总结如下:他告诫刘邦说: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他认为秦统一天下之后,继续以 逆取 天下的办法来进行统治,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 。陆贾主张 顺守 天下的根本在于以仁义治国, 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

——摘编自汪高鑫《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

材料二
苏联的制度模式有诸多弊端,但这些弊端与苏联解体没有直接关系。要说有,也只是间接关系。这些弊端使苏联不得不改革,苏联却在改革中丧失了存在。不过,葬送苏联的不是苏联制度模式,也不是改革,而是改革中的错误。改革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方向正确不意味着政策的和策略的正确,也不意味着改革一定成功。反过来说,改革失败说明一定存在严重问题,但不一定表明改革是错误的。

——摘编自赵华胜《苏联解体的浅层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陆贾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治国理政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改革的认识。(6分)

2.

(2021·福建漳州二模·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魏晋初期曹操所推行的 唯才是举 政策和随后的 九品中正制 可以说是察举制的变种。九品官人法的选择标准为家世、德、才三项,然在实际操作中,家世逐渐成为选人的最关键者。
在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势力被摧折,察举和学校入仕之途又开始恢复。而察举的方式也逐渐由举荐向通过考试转变,士人得官主要依据于策试和 明经 考试。察举的标准也逐渐由孝悌、吏能、经术并重,转向以考察对于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由此察举制和学校制度的关联也更为密切,更为重要的是成为后来科举的根本性特征的自由投考制度在北朝开始萌芽。

——摘编自干春松《知识与权力的互动:科举制度与儒家的制度化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变化的影响。(6分)

3.

(2013·河南郑州一模·3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板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卷131《职官》

材料二 美国人生而平等,因而从未为创造平等而操心。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民主革命的苦难就坐享民主革命的果实。美利坚合众国一诞生便引进了17世纪英国的政府形式和施政方法。所以,美国人从未为创造一个政府而担忧。……当一个美国人在考虑政府建设问题时,他的思路不是如何去创造权威和集中权力,而是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是 如何去限制权威和分散权力 的?(5分)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和美国二者分权的目的有何本质差异。(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