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08济宁高一历史期末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21 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 “议帝号 ”。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 “昧死上尊号 ”,请王为 “泰皇 ”。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 “去 ‘泰 ’著 ‘皇 ’,采上古 ‘帝 ’位号,号曰 ‘皇帝 ’。 ”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 ‘朕 ’”的建议。 材料二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史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 材料三 汉哀帝说: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但朱元璋却认为: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封建最高统治者对其称呼的选择以及对其用品作出特殊规定的基本用意何在? (2分) (2)据材料三,汉哀帝和朱元璋对丞相的作用有何不同的看法? 基于其认识,朱元璋对中枢权力机构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6分) (3)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2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0·四川资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要求。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 “朝议 ”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晚年的秦始皇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行踪诡秘,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摘选自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 “朝议 ”制度的得失。(4分)材料二 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各抒已见的场合,决定的都是关系重大的事务。如果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那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但是,集体决策并且是大范围内的集体决策,盲目性是不可避免的。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 ——摘编自百度百科 (2)材料二反映了雅典公民大会具有哪些特点?(6分)材料三 美国国会是美国最高立法机构,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摘选自《美国国家概况》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的构成体现了什么原则?简析其意义。(8分)材料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4分) (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国家议政制度的看法。(3分) |
2. |
(2020·福建厦门高一第一学期期末·41)(10分)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地方治理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节选) (1)选择材料一中任意一幅地图,判断它所属的朝代,并说出两个判断依据。(2)据材料二,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民族自治的意义。 |
3. |
(2017·四川绵阳高一第一学期期末·26)(共26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中国古代是 “多元一体 ”的政治制度。也就是说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8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一个主题(如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维护国家独立的斗争等)并结合材料二中的史实加以说明(12分)(要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简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