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2·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古代建筑 D.科举制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9·湖南株洲一模·1)《国语》有载春秋时 重耳拜土 的故事:公子重耳(晋文公)曾流亡卫国,向老农乞食,老农举起土块给他,重耳大怒,随从却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听后立即叩头拜谢,领受泥土而去。这则故事可以印证(  )
A.封邦建国观念根深蒂固 B.井田制度仍然影响深远 C.统治者敬畏土地与农民 D.重农思想已经初步萌芽

2.

(2018·青海西宁一模·25)《左传》记述: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有学者认为: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士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 国与 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只知效忠于 ,而不知效忠于 该学者认为(  )
A.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与分封制蕴含着家国对立的隐患
C.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D.士与庶民是宗法制下的最底层

3.

(2017·安徽淮南、淮北二模·24)《诗经》中属于西周中前期的作品对周王多显示崇拜之情;后期的作品中,则出现了很多指斥周王的诗作,与此同时,赞颂诸侯和贵族的作品明显增多。材料反映西周后期(  )
A.宗法制度逐渐崩溃 B.贵族势力迅速崛起 C.王权观念发生变化 D.文学风格出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