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高考各地高三模拟)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73 浏览数:183

一、单选题

1.

(2012·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测)与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C.西周的分封制D.秦汉的郡县制

2.

(2011年4月新余市二模25题)一古代算数例题: 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3.

(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13题)《史记·殷本纪》载: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 。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

A.血缘亲疏B.地位尊卑C.长幼有序D.先帝遗愿

4.

(2012·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作为证据,以下史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  )
 

A.分封制B.宗法制C.古代建筑D.科举制

5.

(2012·辽南五校高三期中考)《三字经》中所说 周辙东,王纲堕。 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6.

(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7.

(2011年5月肇庆市二模12题)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

8.

(2012·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调研)西周时,周王和各国诸侯都把自己直接统治的地区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 ,是统治中心;另一部分称 ,是在国之外。在国中及近郊,主要是奴隶主贵族和直接为他们服务的工商奴隶、平民。鄙野中居住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族奴隶,称为野人或庶人。这种划分(  )

A.揭示了分封制的等级色彩B.是西周社会等级严格的反映C.说明平民有一定的统治权D.不符合大宗统率小宗的原则

9.

(2012·北京朝阳高三期中考)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 (  )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试题9)〖名题分解〗

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

10.

(2012·北京朝阳高三期中考)宗法制萌芽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周朝形成了完整制度。下列对其制度理解正确的有(  )
①内容是严嫡庶之辨、明长幼之分  ②按照血统远近以分享权力的制度
③力图避免权力、财产继承的纷争  ④以周王姬姓贵族排斥异姓贵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

(2012·福建六校联考)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  )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12.

(2012·湖南桑植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

(2012·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二模)秦统一后, 废封建,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14.

(2012·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二模)成语 楚王问鼎 出自《史记》(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在德不再鼎。 庄王曰: 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表明(  )

A.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尊王攘夷,诸侯争霸C.朝觐述职,楚王献鼎D.王室衰微,分封制破坏

15.

(2012·衡阳四中高三10月月考)西周时诸侯国的国君相对于周王来说应是(  )

A.大宗B.小宗C.关系是相对的D.不确定

16.

(2007广东名校联考)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

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17.

(2012·山西大同高三调研)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  )

A.依附B.兄弟C.平等D.大宗与小宗

18.

(2012·襄阳四校高三期中考)宗法制将 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是(  )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B.以家族的分配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
C.以血缘亲属确立土地、财产、权力的继承,保障国家的内部稳定D.以宗法制保障权力和财产的再分配,从而稳定各级贵族的统治

19.

(2012·天津六校联考)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中国人的这种文化情结源于(  )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

20.

(2012·天津六校联考)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庻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21.

(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考)分封制是西周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分封制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武王把全国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B.诸侯须承担为周天子缴纳赋税的义务C.分封制形成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局面D.分封制在春秋时期的改革中最终瓦解

22.

(2012·山西高三二诊断)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 异姓不养 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

A.分封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宗法制

23.

(2012·南京高三调研)《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 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 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24.

(2012·慈溪高三期中测)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 百姓 。通常是(  )

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

25.

(2012·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一)王国维说: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殷、周之际 的政治变革是(  )

A.从 公天下 家天下 B.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

26.

(2012·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一)《左传·桓公二年》载: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材料所涉及的西周政治制度不包括(  )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郡县制

27.

(2012·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一)《礼记·祭统》云: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宗法关系B.道德规范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

28.

(2012·长沙市一中高三月考一)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一首诗中写道: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郭沫若笔下的 安阳 是(  )

A.夏都B.商都C.西周都城D.秦都

29.

(2012·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一联)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30.

(2012·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一联)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 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

A.宗法传统的影响B.封建政府的提倡C.小农经济的稳定D.儒家思想的流传

31.

(2012·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二)《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 今高袓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从文中可以看出(  )

A.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B.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

32.

(2012·江西吉安三校高三10月联考)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 烽火戏诸侯 ;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表形态特征,认为西周的衰落是由西周国家的基本统治结构决定的,其灭亡的外部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少数部族的侵略。你认为(  )

A.司马迁的观点属内因决定论,基本符合历史事实。B.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西周灭亡的原因,均为一家之言
C.李峰的观点有考古发现及文献记录等为依据,真实可靠。D.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的观点都是主观臆断,不足为信。

33.

(2012·皖南八校高三一联)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封了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

34.

(2012·盐城高三摸底考)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 姓源于(  )

A.君主封地B.帝王赐姓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

35.

(2012·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一般认为,唐朝以前,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实行 诸应分田者及财物,兄弟均分 。明清更是规定:在分配遗产时, 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 奸生之子(非婚生子),依子数量与半分。 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出(  )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解体B.庶子与嫡子关系趋于平等C.三纲五常观念受到冲击D.妻妾逐渐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

36.

(2012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台湾作家柏杨在《中国人的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 神话时代 、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 传说时代 、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 半信史时代 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 信史时代 。按其划分法, 半信史时代 应指(  )

A.黄帝时代B.尧舜禹时代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37.

(2012·湖北荆州中学高三质检二)2011年9月5日,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根据省政府通知精神,2011年中秋节放假时间为:9月10日至12日放假调休,共3天。这一做法最能体现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哪一项制度(  )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袭制D.井田制

38.

(2012·湖北荆州中学高三质检二)《史记·殷本纪》记载: 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於桐宫。 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 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以下关于商代相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伊尹放逐太甲不能说明商代相权高于王权B.伊尹放逐太甲后摄政当国,说明商代相权还未受到分权的限制
C.伊尹放逐太甲而被人认可,说明正常情况下,商代每个相都有这样的权力D.伊尹放逐太甲后归政,说明商代相权和王权存在制约关系

39.

(2012·山东淄博一中届高三检测)明朝内阁对皇帝 不合理 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40.

(2012·山西高三诊断考)钱穆指出: 家族,是中国社会组织中一最要的核心……而家与族之所以组成,以及其维持永远之首要机能,则在 。这一说法(  )

A.认为孔子的 是社会组织的核心B.指出 是家族形成和维系的核心
C.认为宗法制度的维系纽带是 D.认识到 对中国社会影响的片面性

41.

(2012·广东实验中学高三测试)客家人十分重视族谱的修订和保存,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联结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下列对客家人重视修订族谱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B.古代分封制的遗风C.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D.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42.

(2012·南昌外国语学校届高三月考)2009年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 中国孤竹文化之乡 ,孤竹国出现于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

A.定期朝见周天子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43.

(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1题)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强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出现

44.

(2011年3月太原市测试2题)班固说: 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 接着又说: 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45.

(2012·江西高三六校联考)为避免出现 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 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  )

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

46.

(2012·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一)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缶: 古代的一种乐器)表演, 再现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礼乐制度是在西周形成和完备起来的。 《礼记》中记 载: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从中可以看出 (  )
①礼乐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共同维护统治秩序的稳定
②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
③礼乐文明仅存于奴隶社会
④礼乐制是了解西周社会的一个窗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7.

(2012·河北正定中学高三月考一)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定立盟约。盟约中有 不能废嫡立庶,以妾为妻 的规定。订立如此盟约(  )

A.旨在维护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B.为了进一步规范诸侯的婚姻行为C.说明当时宗法制已经开始动摇D.反映出分封制已经出现崩溃迹象

48.

(2012·温州高三八校期初联考)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D.公天下 转向 家天下

49.

(2011年4月深圳调研12题)《礼记·表记》说: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 对周人 尊礼 理解正确的是(  )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50.

(2012河北定州二中高三月考一)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性贵族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

51.

(2011·河南新乡六校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姓氏起源》一书对 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 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C.周朝实行分封制宗法制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52.

(2011·济南高三调研)《吕氏春秋》记载: 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

53.

(2012·武汉高三调研)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孔子的 不可忍 主要基于周朝的(  )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王位世袭制

54.

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 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文中的 信念 源自(  )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55.

(2012·安徽泗县高三质检)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同姓不婚制度,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此后历朝历代也都禁止通行婚嫁。西周确立的同姓不婚制度主要是以下哪一制度在文化上的反应(  )

A.分封制B.井田制C.奴隶制D.宗法制

56.

(2012·安徽六校高二测试) 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57.

(2012·珠海高三摸底考)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 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自己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又重新建国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D.周朝时代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58.

(2011·广东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 领地国家 税收国家 的概念。其中 领地国家 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曾经建立过 领地国家 的是(  )

A.西周B.秦C.宋D.清

59.

(2012·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 亲亲 尊祖 敬宗 ,希望凝聚宗族力量,维护统治的稳定。研究宗法制度可考察(  )

A.长城遗址B.曲阜孔庙C.陕西黄帝陵D.京杭大运河

60.

(2010·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不解 是因为 巨变 (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61.

(2012·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月考一)《左传·定公四年》载子鱼之语曰: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这反映了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依据是 (  )

A.是否出身王室B.是否出身先代贵族C.是否对周王室效忠D.是否立有军功

62.

(2012·长沙一中高三文综五)《史记》中有西周时重要诸侯国受封的记载,其中《楚世家》写到: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须(Zhuānxū血墒注:传说的中古帝名)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楚国是西周最早分封的诸侯国B.周王借先代帝王的名望维护统治C.楚之先祖乃黄帝之孙,为 大宗 D.西周分封诸侯以西周的王族为主

63.

(2012·长沙一中高三文综二)周朝推行分封制是与利用血缘纽带为特征的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③宗法适用于异姓贵族  ④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4.

(2012·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八)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 亲亲 尊祖 敬宗 ,希望凝聚国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65.

(2011·浙江杭州外国语高三11月考)《诗经》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 维新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6.

(2012·东北三省京海夏季大联考)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狭义的 封建 ,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 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

67.

(2012·吉林高中期中考)据日本学者伊藤道治的研究,西周封建的诸国,主要分布于七个地区。其一为王朝首都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地区,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豫、皖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至浙江。其中,姬姓诸国沿着殷周交通线分布,大体与黄河流域主要生产区相吻合。这反映出西周向东分封的主要目标是(  )

A.分邦建国,以藩屏周B.扩大疆域,巩固统治C.控制农业生产区,加强统治D.严控异姓诸侯,防止反叛

68.

(2012·泰安高三二检) 炉灰筑不了墙,女儿供养不了爹和娘 ,中国社会利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l:3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2400万导致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

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

69.

(2012·山西太原年高三二模)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 是指(  )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70.

(2011年5月三明市质检13题)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  )

A.等级B.血缘C.嫡长子继承D.世袭

71.

(2012·福建三明高三质检)最能体现 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观点的是(  )

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
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D.有 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

二、开放性试题

72.

(2012·河南豫南九校高三一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二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材料三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战略与管理》1994 年第1期)

(1)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6分)
(2)评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6分)
(要求:围绕材料二或材料三中的任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三、材料阅读

73.

(2012·扬州高三期中调研)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君主专制。但是在这种制度下也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局面,也产生了对世界贡献巨大的四大发明。这使我们不得不用另类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以 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道统与政统已分,而它们正是道的承担者,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道德权威。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 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帝(宋神宗): 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 文彦博: 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帝: 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1分)春秋战国之际, 的含义又是什么?(1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4分)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量?(3分)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