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1·唐山高三摸底考)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
“九鼎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2·福建省宁德市三模·1)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自申国逃到晋国,被晋文侯收留于晋南三年,最后在晋国和郑国的保护下迁至洛邑。平王东迁的过程表明( )
|
||||
|
2. |
(2022·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1)据记载,西周在日常管理中通行
“符节
”制度,就是在各种关卡、道路中都需要出示符节交由关卡处的官员验证,没有符节者则不能通过。各诸侯国派遣使者时也需要出示符节交由出使目的国验证。据此可知,西周
“符节
”制度( )
|
||||
|
3. |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左传·桓公二年》: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