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2·山东高考·35)【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 “除旧布新 ”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1·北京高考·16)明堂(10分)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 “朝诸侯 ” “祀文王 ”。《周礼》记载,西周明堂 “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 “亞 ”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 “亞 ”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 “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 ”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 “亞 ”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 “起明堂 ”,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 “布政事 ”。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6分)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4分) |
2. |
(2021·江苏苏州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18)商鞅变法,既影响深远,又争议不断。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 “分异令 ”,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材料二荀子在参观秦国后,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人民敬畏官府、官吏忠于国家、士大夫舍私为公,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顺从于法制,颇有古风;而汉代贾谊则批评商鞅舍弃礼义,专用法制,破坏了家庭伦理关系。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颁布 “分异令 ”后的家庭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颁布的主要目的。(5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与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及原因,并揭示评价的本质。(5 分) |
3. |
(2015·山东高考·47)【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