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12·海南高考·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 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 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 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 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 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 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 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 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 ,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3·全国高考Ⅰ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 边海 的地理条件,发展 鱼盐之利 ,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 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 附商舶 西行 求法 ,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 海防 的主张: 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 海禁 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 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 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 惠吉 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 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 商战 。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 毫无禁阻 ,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2.

(2014·浙江高考·38)(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 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 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 种出西土 ,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

3.

(2014·安徽高考·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 中国热 。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图14),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