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安徽皖江名校高三4月联考·15) 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原因探究

时间

作者

论文名称

主要观点

1996

薛汉伟等

《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命运》

新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善的,虽然十分重视市场机制,但在实践中把市场的存在同小农经济的存在相联系

2004

王世涛等

《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及启示》

斯大林没有把握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始终以解决革命问题的模式审视新经济政策

2005

郑异凡

《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领导层没有取得共识,理解的层次因人而异,谁执掌最高权力,谁的主张就得到拥护

据上表可知(  )
A.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B.历史认知需要适时加以总结 C.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 D.新经济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4·甘肃高三3月月考·15)村社是俄罗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农民对村社怀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习惯于独立生产和经营,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似乎是农民所熟悉、易接受的,村社所培育、体现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制度奠定了基础。由此推断(  )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推行有一定阻力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政治危机
C.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巩固了工农联盟 D.十月革命后列宁对农村改造不彻底

2.

(2024·海南省学业水平诊断(三)·13)1921年中秋节,瞿秋白在俄国友人家中听到来自库尔斯克的农民说: 今年办征收顺手得很,有的人家麦粮不够的,就教他们用马铃薯到市场上去换了麦粉交纳租税,他们也很赞成。 这说明,当时苏俄(  )
A.余粮收集制维护农民利益 B.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成效 C.农民积极支持工业化建设 D.农业集体化推动了农村发展

3.

(2024·河北高三下月考·15)村社是俄国传统的社会基层组织,在该制度下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产品。20世纪20年代中期,苏联部分领导人认为村社是抑制资本主义因素增长的重要力量;农民从个体私利出发,担心市场发展遭受富农剥削,不愿独立生产经营。这可以用来解释苏联(俄)(  )
A.新经济政策最终被废止了的原因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传统思想
C.农业集体化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 D.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