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3·北京朝阳区高一下期末·31)【疏源浚流 与古为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东夷文化发源于泰沂山区,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传说时代较突出的东夷族首领有太昊、少昊、蚩尤、舜、皋陶、伯益等。伯益在舜时担任过虞官,负责治理山泽;辅佐过大禹治理水患、开垦荒地、种植水稻(相传伯益发明了凿井之术),禹曾让位于伯益。商族以玄鸟为图腾,故有商族源于东夷的说法;商末纣王无道,东夷叛之,纣王以主力征讨东夷,周武王借机起兵,纣王释放囚犯以御周军,最终自焚于鹿台,故史称 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1)结合所学,在上述材料中,你能提取出哪些历史事实?(4分)
材料二
齐地本属东夷之地,太公(姜太公)初就齐,形势严峻……

齐国、鲁国的述职

鲁国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齐国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点评: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齐国、鲁国 答“何以治国

鲁国

亲亲上恩

齐国

尊贤尚功

点评:鲁自此削矣。

(2)为什么点评者说 鲁自此削矣 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4分)
材料三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1872年李鸿章《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然今之部寺,率皆守旧之官,骤与改革,势实难行,既立制度局总其纲,宜立十二局分其事:一曰法律局……二曰度支局……三曰学校局……四曰农局……五曰工局……六曰商局……七曰铁路局……八曰邮政局……九曰矿务局……十曰游会局……十一曰陆军局……十二曰海军局……十二局设,庶政可得而举矣。

——1898年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第一折 参考古今,会通文武,育才兴学,建立新式学校,改革科举制度;第二折 法必应变,整顿者十二,提议停止捐纳实官,裁撤屯卫、绿营等;第三折 西法必应,兼采并用者十一,广派游历、练外国操、广军实、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及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籍等。

——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3)晚清的几次变革中分别取得哪些收效?从几次变革的结局看,给予我们哪些启示。(8分)
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有学者在做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历史研究中,列出三个角度:①重大的创新论断;②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在上述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3·浙江嘉兴高一上期末·27)改良革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故汤武 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在这跌宕起伏的漩涡中, 各种矛盾斗争历历在目。19世纪末,这些冲突更加漱烈。1898年,清帝国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一场成功的改革可能会延缓它的崩溃,而失败只能预示着王朝的覆灭。

——据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整理

材料三
可惜,辛亥革命做了一锅夹生饭,而且夹生得很,米是米水是水的,连粥都未熬成。民国的成立,告别皇权世袭而走向共和,但共和对百姓来说是个画饼,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整理自马未都 《百年辛亥)、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1)概括材料一的主旨。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特点。(5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改革的名称。并结合所学,阐释这场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7分)
(3)说明材料三中共和对百姓来说是个画饼”的内涵。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另一轨道的理解。(8分) (要求: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2.

(2023·山西太原高一上期末·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
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125%;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4%,1920年增加为14%。1914年到1920年,中国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即增加了97%。同时期面粉厂增加了84家,面粉的出口由7万担增至396万担,并由入超转为出超。

——摘编自孙长斌《一战时期中国经济变化与民主革命新因素的成长》

材料三
全面抗战爆发,江苏棉纺织工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无锡损毁设备占该地设备总数的70%。江苏各地沦陷之后,日寇又以占用、租用、统制、专买等手段掠夺各厂资产、原料和成品,所有纺织厂除停工外,均被日寇军管或委任日商经营,江苏民族棉纺织工业迅速衰落。

——摘编自赵明远《衣被天下!江苏近代棉纺织工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认识。(4分)

3.

(2023·北京西城区高一上期末·43)(20分)中国电信博物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电信 艰难起步】

材料一
1871年,丹麦大北公司首开在华非法收发国际电报的先例。随后,英、美等列强的电缆也在中国海岸登陆,中国彻底丧失了通信主权。
1879年,李鸿章在大沽炮台和天津之间架设电线,这是中国官方最早创办的电报。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并于大沽口、济宁、镇江、苏州、上海等七处设立电报分局,全线三千余里,这是中国第一条官督商办的陆路电线——津沪线。后设立专门机关管理、规范电报业,在天津和上海设立电报学堂。主持电报局的盛宣怀认为:“(电报)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质则尤在厚利商民,为图久计。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目的和作用两方面,评价洋务运动期间中国通信业的发展。(5分)
材料二
(2)阅读材料二,为这片展区拟定一个标题,要求与其他展区标题相匹配;(1分)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解说以上三件展品。(4分)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人民邮电 砥砺前行】

材料三

1949—1973年中国电信事业部分大事件

序号

事件

194911月,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无线电话正式开放

1955年,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电传打字机面世

1965年,中国与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周边国家、港澳地区建立直达通信联系

1970 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1971年,中美之间开通直达无线电报、电话和传真电路

1973年,北京与香港之间开通直达无线电话、电话电路

(3)从表中任选两个事件,写出序号,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对主题进行说明。(4分)

【改革开放 信通四海】

材料四
中国电信业跨越纵横、准电子时代,引进并推广世界上刚刚开始商用的程控交换机。经历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的历程,2001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 一位。进入21世纪,中国电信业获得重要的契机和开放的市场竞争,强大的网络为人民带去了丰富的信息通信服务,为世界互联贡献了中国力量。
(4)依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电信事业发展的特点(2分),分析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