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1·辽宁葫芦岛二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清末新政开始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北新学蔚起,开启了教育近代化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在引进、走出、对抗与交融中完成的。

表现

引进

清末教育新政,中国人假道于日,学习西方。从1901年到1910年的10年间,新式教育迅速发展,我国近代教育进入系统化和制度化时期。到了民国时期,中国引进欧美教育模式,来构建自己的近代教育体制。

走出

为了学习西方,东北地方政府还经常派人出国考察。清末多派往日本考察。欧战以后,时有特派专员分驻欧美考察。据统计,东北大学的128名教职员中,留过学的有77人。这些人大量翻译、引介和使用国外著作和教育办学思想。

对抗

五四运动以后,反帝爱国思想深入民心。尤其是1925,东北各大城市响应全国教育联合会的要求,将民族主义融入教育中。东北地方政府针对帝国主义殖民教育的侵略,开展了收回教育权运动,抵制外人实施的同化式教育,以实现民族教育自决和本土化。

交融

清末课程安排,既有传统的修身、读经讲经,又有代表西方先进文化的格致包括植物学、声学、力学、化学等、体操、图画等内容。到了民国时期,明令废止经学,各学校也翻译和引介了西方大量书籍作为教材等。中西兼备、文理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当时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等五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部分或全部材料,围绕 东北教育发展 这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内容加以论述。(要求:明确所选信息,写出论题。论述过程要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释分析逻辑清晰。)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1·北京通州区一模·18)中华书局(12分)
材料一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在商务印书馆任出版部主任的陆费逵与戴克敦、陈寅等,约请编辑人员秘密编写新教科书。1912年1月1日中华书局在上海创立,创办人为陆费逵。书局开业后,即可提出 教科书革命 完全华商自办 的口号,首先出版新编的《中华教科书》,以其国旗图案抢占了大部分教科书市场。
在《中华初等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编者写道: 我国旗。分五色。红黄蓝白黑。我等爱中华。
1921年,陆费逵在《我国书业之大概》一文中对中西方民众读书习惯的差别分析如下:“(中国)国民智识太浅,舍此等(如《三国演义》)小说书外,他书不能阅耳。此刻欲补救此弊,有二途:一,普及教育,增加人民智识。二,发行代替小说的科学或文学书,以便人民购阅。 依据这样的理念,书局拟定了出版教育丛书的计划,到1945年,已出版60多种教育丛书,涵盖成人教育的各个方面。
1954年5月,中华书局实行公私合营,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渴求文化、渴求真理的时代,中华书局策划了许多大型项目,如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继续为文化学术界提供基本典籍。从2006到2010年,中华书局完成全套50种 中华经典藏书 的出版,如《论语》《诗经》《史记》等。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

——摘编自《庆祝中华书局成立一百周年·图说中华》

材料二
中华书局创办宗旨:一、养成中华共和国国民。二、并采人道主义、政治主义、军国民主义。三、注意实际教育。四、融和国粹欧化。

——1912年2月23日《中华书局宣言书》

中华书局是如何践行其创业宗旨的?结合材料及所学加以解释。(12分)
要求:从中华书局创业宗旨中任选其三进行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2021·山东大联考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京师同文馆译著书目录

第一组

国际法类

《万国公法》《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中国古世公法论略》《新加坡律例》

第二组

历史制度类

《星轺指掌》《各国史略》《俄国史略》《富国策》

第三组

科技类

《格物入门》《化学指南》《化学阐原》《格物测算》《全体通考》《算学课艺》《星学发轫》《电理测微》《坤象究原》《药材通考》《弧三角阐微》《分化津梁》《中西合历》

第四组

语言文字类

《同文津梁》《汉法字汇》《英文举隅》

参考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以 近代化 为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14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2020·北京顺义区二模·17) 清政府的改革 (10分)

时间

事件

1861

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1862

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人员的同文馆

1863

清政府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近代新式学堂;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

1875

清政府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85

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5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维新变法思想迅速发展;清政府批准建立天津中西学堂,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

1898

百日维新期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成立,戊戌政变后继续保留。

1901

清廷明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据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论述。(10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