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3年 题数:33 浏览数:1785

一、选择题

1.

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

2.

《管子·地图》载: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 。《孙子兵法·地形篇》载: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据此可知,当时地理知识的运用适应了(  )

A.水利兴修B.诸侯征战C.儒学兴起D.私学发展

3.

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 不胜任 ,发现了不敢管就是 不廉 ,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B.南方土地开发C.社会矛盾缓和D.中央机构完善

4.

如图为江苏、山西等地出土汉代文物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汉代(  )


齿轮铜锁


铜制轴承


齿轮残件

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B.推行盐铁官营C.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D.思想领先世界

5.

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A.张仲景B.贾思勰C.王羲之D.祖冲之

6.

唐朝洛阳设有南市、北市和西市,尤以南市最盛, 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四壁有四百余店,货贿山积 。这说明,当时洛阳(  )

A.商业贸易繁荣B.城市布局对称C.市民文化兴盛D.政治制度完备

7.

宋代农书所述土壤改良方法比较系统、全面,除水利改良(修筑陂塘等)、生物改良(秸秆还田等)、耕作改良(薅耘、轮作等)外,还强调 用粪犹用药 ,以使地力 常新壮 。这表明,宋代(  )

A.变法成效显著B.人力严重不足C.农业技术先进D.耕地面积扩大

8.

元朝时,运粮船每年二月由长江口之刘家港入海,取直线北行,绕胶东半岛入渤海,抵直沽(今天津)。这(  )

A.提高了全国粮食产量B.沟通了五大水系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D.促进了民族交融

9.

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边远地区往往处于劣势,清代科举实行按各省分配定额录取的制度,以体现对边远地区的照顾。这一举措(  )

A.导致了科举僵化B.有利于巩固统一C.加速了人口增长D.造成了冗官现象

10.

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 日织一匹,赢钱百文 ;鸦片战争后 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11.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民族危机逐渐缓和B.时局影响社会风气C.清朝统治秩序崩溃D.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12.

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控制白银外流B.筹划制度改革C.注重经济发展D.重视海防建设

13.

与此 命令 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命令

……

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

四十二标一营左队进攻汉阳城……

四十二标二营占领汉口大智门、硚口一带。

……

总司令蒋翊武

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D.中华民国成立

14.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 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 他是(  )

A.魏源B.张之洞C.张謇D.詹天佑

15.

1917年成立的 国语统一筹备会 主张儿童教育使用白话文;之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编写的教科书等均采用白话文。这种做法(  )

A.实现了教育体制变革B.遏制了列强的侵略C.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D.有利于传播新思想

16.

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 打倒军阀 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17.

如图为菲律宾华侨妇女分会捐款慰劳八路军的信件。这反映了(  )

朱德将军勋鉴:

公率三军,捍卫北疆,捷报频传,侨众欣跃,本月6日特汇中行国币一万元,托为购制而具,运交将军分发第八路军将士应用,谨此奉闻,并祝胜利。

菲岛分会主席李颜受敕谨启

1938310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C.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D.敌后战场影响力扩大

1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围棋交流,为缓解两国关系开启了大门; 篮球外交 推动了中菲关系的改善;中美间的 乒乓外交 轰动了世界。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开展体育运动,为打败法西斯服务 B.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C.体育是外交先行官 D.新北京,新奥运

19.

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20.

如图反映了中国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我国(  )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B.城市改革深入展开C.经济特区相继建立D.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21.

在古罗马的建筑和其他艺术中,皇帝经常被刻画成武士、和平缔造人、主持宗教献祭的神职人员、仁慈的统治者。这种艺术行为旨在?(  )

A.塑造罗马皇帝权威B.倡导民主与平等C.表现神人同形同性D.推动罗马法普及

22.

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庄头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庄头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

23.

文学家彼特拉克感叹 山之高兮,巍巍乎雄立宇内兮 ,但他仍认为高山同人类 深不可测的深沉思索 相比也 可怜之至 。该言论体现了(  )

A.人文主义B.神权至上C.科学精神D.君权神授

24.

如图为1649年的英国版画《 颠覆 的世界》,该版画反映了当时(  )

A.光荣革命已完成B.社会秩序受到冲击C.君主立宪制确立D.殖民霸主地位丧失

25.

明治政府在地税改革过程中,设立了许多新税种,如地方税、户头税、酱油税等,农民不堪重负,纷纷破产,一部分流入城市。这些措施客观上(  )

A.阻碍了经济结构调整B.推动废藩置县实施C.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D.刺激日本海外扩张

26.

1869年,美国建成第一条横亘大陆的铁路,后来又修建了4条南北方向的铁路。到19世纪末,铁路长度比之前增加了9倍,促进了全国性市场形成。这些铁路的修建(  )

A.促进经济全球化B.消除了种族歧视C.有利于关税降低D.加速了经济发展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 巨舰大炮 彻底过时。这表明(  )

A.战场形势变幻莫测B.科技改变战争形态C.海洋战争成为关键D.战术战法灵活多变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B.美国 新经济 的需要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29.

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 花生之国 棉花之国 可可之国 铜矿之国 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农业资源丰富B.自然条件恶劣C.人口外流严重D.经济结构单一

3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仅纠集盟友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深度参与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等。美国这一做法(  )

A.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B.导致了两极格局瓦解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D.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材料题

31.

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岭南建筑既是中华民族建筑代表之一,也是广东的重要文化符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岭南建筑案例

建筑相关图片

说明

案例1


外国画家绘制的明清时期怀远驿

宋代在广州设立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同时建立来远驿,接待外国使者。明代改设怀远驿。清前期,裁撤怀远驿,代之以广州十三行夷馆。

案例2


广州的潮州会馆

会馆出现于明朝,是同乡或同行业者的联络机构,兼具祭祀议事、沟通信息、照顾贫病、寄宿读书等功能。随着商帮的出现,会馆成为商帮的活动场所之一。如潮州会馆在广州、苏州、北京等地出现。

材料二  秦汉以前岭南多见干栏式木构建筑,未见有瓦件出土,秦末汉初岭南各地建造的一批高台建筑,显示出当时技术的飞跃及形制,材料受中原影响的烙印,隋唐岭南建筑在融进中原建筑体系的同时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如广州在城边设立外商居住的蕃坊。北宋政府顽发了《营造法式》后,岭南宋元建筑设计趋向规范,技术水平接近中原并有所创新。

——摘编自陈泽泓《南国杰构》

(1)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秦至宋元时期岭南建筑的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变化的历史原因。
(3)选择一处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历史建筑,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

32.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必备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住:亿关两)

年份

进口净值

出口净值

出超(+)或入超(-)

1928

11.96

9.91

-2.05

1929

12.66

10.16

-2.50

1930

13.10

8.95

-4.15

1931

14.33

9.09

-5.24

——摘编自许涤新等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等

材料二  1950年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1951年中国与苏联的进出口总额比1950年增长了138.9%。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3)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33.

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世界人口迁移图(部分)

材料二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图中①、②人口迁移的主要历史原因。
(2)对比材料二中两幅地图的变化,从以下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观察角度:(Ⅰ)疆界领土(Ⅱ)国际关系(Ⅲ)政权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