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合格考真题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33 浏览数:562

一、单选题

1.

云南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1965年5月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这可以作为研究元谋人的(  )

A.文字史料B.实物史料C.口碑史料D.影像史料

2.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3.

秦统一后建立起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辽东 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修筑万里长城B.整顿社会风俗C.推广郡县制度D.实行郡国并行

4.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 诗圣 书圣 画圣 等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被称为 书圣 的是(  )

A.王羲之B.吴道子C.贾思勰D.祖冲之

5.

下图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该制度使(  )

A.地方权力彻底消亡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相权分割和中央行政效率低下D.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6.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 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 此景表明北宋(  )

A.商品经济繁荣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海外贸易发达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7.

下表所示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1662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9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两国东段边界

1727

清朝开始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62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官僚体系的完善B.中央集权的削弱C.东南海防的加强D.国家疆域的莫定

8.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天朝 体制遭到冲击,形成了近代不对等的中外关系。图中①处应填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9.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 自强 求富 为目标的运动,给中国的 窗户 开了一条裂缝,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该运动是(  )

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预备立宪D.五四运动

10.

四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

11.

档案馆中的资料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为云南省档案馆展出的 护国公侦 图片,通过该图片可以了解(  )

A.国民革命B.南昌起义C.护国运动D.二次革命

12.

史学家费正清撰文: 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船中继续讨论。 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一大

13.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参战部队达到100多个团,约20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14.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社会主义改造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材料袭明,新中国建国初期(  )

A.合理调整工商业B.较为重视工业建设C.优先发展轻工业D.注重农业经济发展

15.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其中不属于70年代的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乔冠华的笑声》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C.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6.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交化D.实现了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17.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成为时代之问。下列应对措施最合理的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C.追求自保并转嫁危机D.成立世界性贸易组织

18.

促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开始形成B.早期城市的出现C.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D.私有制逐渐确立

19.

中古时期,有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波斯帝国D.阿拉伯帝国

20.

西欧封建庄园掌管着从生产到精神等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几乎所有方面。 由此可判断,西欧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农奴占据主导D.禁止货币流通

21.

《全球通史》写道: 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它们一直缓慢的从各自发源地向外传播,直到 1500年前后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之间来回移植。 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改变了居民饮食结构B.打破了全球生态平衡C.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D.扩大了物种交换范围

22.

14世纪到17世纪初,有这样一群思想家,他们主张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人性的自由。这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民族主义D.浪漫主义

23.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拉,新闻通过环绕全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可能出现于(  )

A.蒸汽时代 B.宗教改革时期C.电气时代 D.文艺复兴时期

24.

马克思说: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们称颂 ,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

A.改善了工人生活条件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5.

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 海地独立 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塞俄比亚独立 。据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B.拉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C.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D.列强加快瓜分非洲的进程

26.

列宁评价某国际体系时说: 靠它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它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产物。 指的是(  )

A.雅尔塔体系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C.杜鲁门主义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7.

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通过粮食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维系生产 。该方法指的是苏俄1921年开始实施的(  )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斯大林模式D.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经过人民的长期斗争,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民主权利,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公民享受福利。这表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  )

A.发展第三产业B.建立 福利国家 C.扩大中间阶层D.推动黑人民权运动

29.

1946年丘吉尔提出 行动建议 ,号召英、美结合成特殊的 兄弟联盟 ,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行动建议 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  )

A.建立 华约 B.实施马歇尔援助计划C.建立 北约 D.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30.

2018 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五大洲 3600多家企业参展,6天时间里累计意向成交额达数百亿美元,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

A.全球化B.制度化C.多极化D.体系化

二、材料阅读

31.

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强化了交流。但因遵循 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 的原则,以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

——改编自谢博等《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2013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构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遵循 共商、共建、共享 原则,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2012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方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

——改编自杨保筠《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新构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结果。(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构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的积极意义。(4分)
(3)为更好地构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请你提出几点建议。(至少两点,4分)

32.

思想解放能为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第一章 总纲
……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 两位先生 所代指的两面旗帜,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 两位先生 引领了近代中国的哪次思想解放运动。(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的民主主义与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民主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6分)

33.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活动的影响。(6分)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