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念解读

下载专题 全部加入试题篮
全选概念:     当前已选:0 / 2

1.

【统购统销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供应的政策。1953年开始实施,包括粮、油、棉等商品。办法是:由人民政府规定合理的购销价格,由国家有关贸易机构一方面按规定价格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收购,另一方面按规定的价格,对广大居民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供应。凡是统购统销的物资,除国家委托的企业有权经营,其他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经营。统购统销政策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稳定了市场物价,促进了三大改造。改革开放后逐渐停止。

2.

【统购统销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80年代中期,对有关国计民生的粮食等资源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给的政策。为了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解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所需的最重要物资的供求矛盾,国家决定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统销政策,1953年10月,首先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即对农民中的余粮户实行粮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定量配售,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11月,决定实行油料计划收购,1954年7月,决定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棉花计划收购。购统销政策,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基本产量匮乏的情况下实行的。此政策在一定程度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基本保障城乡社会主义建设,人民生活则开启一段“票证岁月”。统购统销政策共计推行了32年,成为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紧密相联。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联试题

全选试题:     当前已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