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与三衙】禁军,本意指护卫皇帝和宫廷的军队,从五代到北宋逐渐演变为中央正规军的同义词。大约一半驻扎在京师附近,另外一半分驻地方,而且均非常驻,实行“更戍法”,定期轮替换防,意在“将不得专其兵,而兵亦不至骄惰”。地方精锐部队征入禁军后,剩下的军队多属老弱,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事务,称为“厢军”。宋初禁军只有20余万,太宗时增加到30余万,真宗时增至40余万,仁宗时已达到82.6万,加上厢军则多达125.9万。北宋管理禁军的机构有三: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三衙各设都指挥使为长官,以武将担任。三衙对禁军的管理主要限于平时的统领、训练,作战时则由朝廷另委将帅统兵出征,战毕兵归三衙,将还本职。最高军事机构为枢密院,官员通常任用文官,对禁军有权发令调遣,但不参与日常管理,从而与三衙形成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