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逊位诏书】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因宣统皇帝溥仪年仅6岁,故由隆裕皇太后颁布懿旨。诏书全文如下:“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X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是各方力量博弈的产物,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不过,诏书中强调“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疆域提供了法理依据;而指明“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对于“中华民族”的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