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名为李贽,字宏父,号卓吾,又号思斋、秃翁、龙湖叟、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福建晋江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万历八年(1580),时任云南姚安知府的李贽放弃做官,转而致力于学,游走于官僚、平民、僧儒之间。他的思想充满了反叛精神,如视臣下对君主的愚忠为“痴”,攻击儒家经典,点评《忠义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等小说而常有异端言论。其作品及思想在万历年间极为流行,引起了封建卫道士的紧张。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时在通州养病的李贽被捕。三月十五日,在狱中以剃刀割喉自杀。李贽深受“阳明学”支流“泰州学派”影响,是罗汝芳学生,把王阳明与罗汝芳的学说推向极端,鼓倡“狂禅”最激烈。黄宗羲说:“李卓吾鼓倡狂禅,学者靡然从风。”针对当时官学和知识阶层独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情况,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朱国桢提及:“今日士风猖狂,实开于此。全不读《四书》本经,而李氏《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坏人心,伤风化,天下之祸,未知所终也。”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复古之主张,认为《西厢记》、《水浒传》就是“古今至文”。公安派三袁兄弟受其影响较深。晚年颇好史学,据历代正史纂《藏书》,又广泛收集明代资料撰写《续藏书》,对传统史学观点有所突破。李贽承认个人私欲,“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商业交易合乎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