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隋唐至辽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分别形成于东汉和三国时,其后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始整齐划一。中书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可以封还和驳正;尚书省总领六部,负责贯彻执行诏敕等政令。三省既有分工又彼此制约,共同掌管国家大政。唐中叶以后至辽宋,三省六部权力地位各有变化,至金、元、明初,只设一省六部,明洪武十三年(1380)后以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制特色: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类似于当今社会立法、司法(违宪审核)与行政的三权分立,进而避免权相的产生。集思广益:三省长官共同协商政务,既可收集思广益之效,又可增加决策效率成本,提升施政效率,使相权难以独大。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构思草诏(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补君主才干之不足,类似现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权之削弱。但是,因为三省分别掌管对诏令的制定、审核与执行,使原来独立的相权分属三个部门,结果往往造成相互掣肘、职责混淆,虽有政事堂之设以协调矛盾,然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即如《资治通鉴・唐纪》所云:“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唐代宰相又失之名称过多,重床叠屋。“唐世宰相,名称尤为不正”,除了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等原三省长官外,后来尚书仆射、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等,“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往往造成“有宰相之职,而无宰相之权;有宰相之权,未必有宰相之责”的流弊,及至中唐以后,乃导致宦官擅政、牛李党争等弊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