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义乌七上期末·33)启思文明交融,领略兼容之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兼并战争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含少数民族政权),缩减成几个大国。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各族相互通婚,相互影响。如姜戎获得晋赐予的 “南鄙之田 ”后,披荆斩棘,为晋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途径,并说说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有了怎样的发展。(6分)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各民族交融程度的加深,在吸收汉地文化之后,胡族政权努力学习汉制和汉文化,自身不断 “汉化 ”。 ——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2)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族政权学习汉制和汉文化的表现。(4分) 材料三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17·江苏无锡·4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1分)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材料二 孝文帝召见群臣,说: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 (2)孝文帝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材料三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拉开这场维新运动序幕的是什么?(1分)请写出这场维新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1分)材料四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4)材料四是俄国颁布的法令,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对该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进步意义?(1分) 材料五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人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材料六 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 “文革 ”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6)材料六指的是哪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1分) (7)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7日在北京表示,改革进入攻坚期,因为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中国的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