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4·义乌七上期末·31)回溯文明之源,感受华夏魅力。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围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古城讲解员

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内有许多规格不一的墓地,部分墓地中还有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良渚古城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1)良渚遗址的实证说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哪些重要标志?(4

【云游展览组】

在参观国家博物馆云展览过程中,同学们看到了历史书中提到的两件文物,倍感亲切。

文物一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

文物二司母戊鼎

(2)任选一个文物来描述同学们能够从中获取的历史价值。(4分)

【文献研究组】

同学们在研读《史记》时,发现《史记》多次使用 不绝 二字,柳诒徵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也有这样的表达:实则吾民族创造之文化,富于弹性,自古迄今,纚纚(lilí,连绵不断)相属,虽间有盛衰之判,固未尝(不曾)有中绝之时。
(3)综上所述,谈谈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4分)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16·山西省·20)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15分)
任务一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3分)
(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
①金字塔 ②张学良回忆录音 ③司母戊鼎 ④《史记》 ⑤《中国共产党党史》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口述史料: 。
任务二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4分)
(2)完成下表中①②处内容的填写。并归纳两个条约的共同影响。

任务三 【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4分)
(3)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简述沙俄→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历程。

任务四 【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4分)
(4)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组:19241929年经济繁荣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五四运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组: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七七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杜鲁门主义

2.

(2013·海南卷·2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光彩。请欣赏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6分)

 (1)按照下列中的分类,将以上图片的序号分别填写到相应的位置。(6分)

类别

序号

科学技术

戏曲史学

书画艺术

(2)以司母戊鼎为例,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地位的认识。(4分)
(3)据不完全统计,海南省有80—90%的中学生对地方传统戏曲——琼剧了解不多,甚至从未听过、看过,你认为这种现象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2分)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