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5·安徽高三上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兴起。当时众多学者、艺术家们热衷于研究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如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广泛搜集古代手稿,通过对古罗马诗人作品的研读与重新阐释,大力倡导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呼吁人们要重视现世生活,追求个人的幸福与价值实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创作出众多震撼人心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将人体之美、人性之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 ——摘编自朱孝远《欧洲文艺复兴史(政治卷)》 材料二晚清时期,西学东渐之风日益强劲。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将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引入中国,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念给当时的国人带来极大震撼。大量的新式学堂涌现,教授外语、天文、算学等实用知识。一些报馆创办的报刊,像《时务报》,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倡导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众多作家深入基层进行创作,涌现出一批反映人民生活、展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大力普及基础教育,不断完善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举办各类文化展览、艺术演出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新中国的文化成果,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建设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的文化建设及作用。(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文化建设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三者文化建设间存在的联系。(8分)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4·内蒙古赤峰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历史悠久,史学传统源远流长。中国历史学同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一样,面临新的时代要求,肩负重大历史责任。 材料一 中国史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司马迁作纪传体通史《史记》,为的是 “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光作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希望统治者能够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人们称赞《史记》所述 “不虚美,不隐恶,其文直,其事核,故谓之实录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撰写《史通》,专设《直书》一篇,盛赞史学史上那些敢于秉笔直书的史学家。此外,中原地区历代王朝历史的更迭和衔接所产生的政治向心力和历史影响力不断为周边各族所认同,或作为学习的榜样,或自认为炎黄的后裔,以至自称是炎黄以来 “治统 ”和周公、孔子以来 “道统 ”的继承者。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一部分较为开明的地主阶级士大夫开始积极倡导经世致用之学,注意研究当代史学,也研究中国边疆和世界各国的史地,从而形成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19世纪后期,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撰写外国史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史学为斗争工具,宣扬资产阶级进化论观点,批判封建正统史学,资产阶级新史学思潮随之勃然兴起。19世纪末改良主义运动失败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史学家有意识地利用中外历史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以粉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梦想。 ——摘编自陈永清《略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1951年7月28日,中国史学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郭沫若在会上以《中国历史学上的新纪元》为题致辞,提出新中国史学发展在六个方面的转变,即由唯心史观转向唯物史观、从个人兴趣出发的历史研究转向从事集体研究、从名山事业的研究态度转向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从贵古贱今的偏向转向注重近代史的研究、从大汉族主义转向注重研究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从欧美中心主义的思想转向注重研究亚洲历史,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张越《新中国史学的初建: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史学所具有的优良传统。(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0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史学所肩负的时代责任。(7分) |
2. |
(2020·四川南充高二第一学期期末·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 “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程朱理学,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 “内圣 ”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好些人都有 “工商皆本 ”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儒学 “新开拓 ”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新开拓 ”出现的原因。(12分)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于是,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他们通过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材料三 他们所非难本社的,无非破坏孔教,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本社同人当然直认不讳。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文学。又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13分) |
3. |
(2019·上海普陀区高三第二学期质量调研·23)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25分)
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程,是时代的缩影,令人感慨。 材料一 京师同文馆沿革
由洋文而及诸学共须八年。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浅书。 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条子。 三年:讲各国地图。读各国史略。翻译选编。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 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 七年:讲求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 八年: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材料三 杨廷熙《请撤销同文馆以弭天变折(1867.6.23)》 (候补)知州臣杨廷熙跪奏,为天象示警,人言浮动,请旨撤销同文馆,以弭天变而顺人心,杜乱萌而端风教……然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京师中街谈巷议皆以为同文馆之设,强词夺理、师敌忘仇,御敌失策所致……窃维修德行政,实千古临御之经;尽人合天,乃百代盛强之本。自来奇技淫巧,衰世所为,杂霸欢虞,圣明无补。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京师同文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 (2)概括材料三中上奏者主张撤销同文馆的理由。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导致同文馆设立之初处境艰难的主要因素。(5分) (3)你怎样看待京师同文馆的发展?(1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