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5·安徽高三上期末·16)表4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

表4

年份

农业劳动力占比(%)

工业劳动力占比(%)

服务业劳动力占比(%)

1950

30

40

30

1960

20

45

35

1970

10

40

50

A.冷战背景下的国家安全需求 B.全球化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
C.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D.福利国家 政策推动就业结构调整

相似题

换一批

1.

(2025·河北唐山开学摸底·16)下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据此表可推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社会结构发生本质变化 B.中间阶层数量稳定增长 C.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基础产业吸纳人数下降

2.

(2024·辽宁沈阳高二上期末·14)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以科技、企业管理人员、高学历的白领雇员、一部分蓝领雇员及政府文官等为主体的中产阶级日益形成并成为美国的主流社会阶层。1970年,美国白领人数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4;1980年,美国白领已占劳动力市场的50%以上。这反映出美国(  )
A.就业结构固化阶层流动困难 B.教育普及提升了劳动者素质 C.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 D.科技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

(2024·山东威海高二上期末·24)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欧和北欧等国,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占据了就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他们就职于通讯、交通、银行、公共管理等行业。意大利等国也紧跟其后。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国际贸易的客观推动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