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2025·辽宁丹东高三上期末·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4次“逢十”周年纪念
——整理自徐沐熙《改革开放周年纪念的历史变迁与逻辑演进》 根据材料,围绕 “改革开放周年纪念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准确,逻辑清晰。) |
|||||||||||||||||||||
相似题
换一批1. |
(2023·安徽宣城高二下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与事的原型均取材于当时中国的陕北地区。 1977年秋冬 报纸发表了教育部关于今年大学招生的消息, “白卷英雄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2月,少平和他的高中同学都去应考了,但初、高中基础太差,一个也没考上。孙少安迫于生活的窘迫,尝试着与自己的队员签订了一份生产承包合同,遭到原西县苹委会主任冯世宽的严厉制止,这也许是整个黄土高原上的第一次自发性改革,但却匆匆夭折。 1978年夏 省里同意了原西县农村试行生产责任制。庄稼的生长同农民劳动的热情一样地高涨,更重要的是农民不必像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 “磨洋工 ”,它们开始有了农闲时间去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鼓弄起了家庭副业。1980年春 尽管有人发出 “国将不国 ”的叹息,但没有人再能阻挡住生产责任制的大趋势了,在处理完 “抢分集体财产 ”的混乱情况后,双水村迅速走完了责任制改革的过程。生产队长孙少安不用负责队里的生产了,无事可做就自己投资在村里开办一个砖窑,纳税后利润可观,孙家的日子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1年以后 村临时初中班撤销后,失去代课教师工作的孙少平和许多村里的人前往大城市寻找机会,对他来说,那个地方是个更大的世界。1983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撤销,乡镇初级中学逐渐建立起来。——摘编自路遥《平凡的世界》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变革有哪些史料价值。(要求:提取至少两个方面的信息) |
2. |
(2023·安徽芜湖高一上期末·28)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2分)
|
||||||||||||||||||||
3. |
(2023·山东威海高三上期末·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青年团不同时期的入团誓词 (部分)
——摘编自黄志坚等《中国共青团入团誓词的历史沿革、演进规律与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团入团誓词变化的理解。(12分)(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